他语速飞快,如同倒豆子般说道:
“据咱帮里最新飞鸽传书,天津三岔口那边,冯抚台确实还在,他老人家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天天派人往西边官道上瞅。”
赵啸天边想边说,“船队?嘿!何止八十艘,最新消息,拢共一百二十多艘大小漕船、战船,都挤在三岔口码头那片。粮草?堆得跟小山似的,少说也有几十万石。兵?卫所兵、漕丁、临时招募的义勇,凑一块儿,万把人只多不少。”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带着一丝江湖人的狡黠和狠厉:
“至于那个兵备道原毓宗,哼,卑职手下的兄弟早就觉得这老小子不对劲,鬼鬼祟祟,跟一些行踪诡秘的北边商贾来往甚密。”
赵啸天加重了语气,说道,“他府上管家的小舅子,是咱帮里一个香主。透出点风声,说原道台最近心神不宁,书房里常烧东西,还偷偷摸摸派人往西边送过密信,殿下您说他暗通闯贼?卑职看,八九不离十,这狗日的!”
赵啸天的话,如同在朱慈烺心中点燃了一盏明灯。
信息,关键的信息——冯元飏还在!船队粮草还在!规模甚至更大!
原毓宗的异动也被证实,漕帮的情报网络,果然无孔不入。
朱慈烺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去天津?绝对不行!但冯元飏和那支力量,必须争取。更要紧的是,必须除掉原毓宗这颗毒瘤。
一个清晰、大胆却又带着几分冷酷的计划瞬间在他脑海中成型:不去天津,但天津的力量,必须为我所用。原毓宗,必须死。
他眼中寒光一闪,猛地转身,声音斩钉截铁:“取绢帛,笔墨。”
赵啸天精神一振,立刻应声:“是。” 他飞快地再次铺开一张上好的绢帛,研好浓墨,将笔恭敬递上。
朱慈烺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杀意和紧迫感,狼毫饱蘸浓墨,在洁白的绢帛上落下铁画银钩:
皇太子朱慈烺密令旨 谕天津巡抚冯元飏:
卿总督天津,忠勤素着,夙夜匪懈。孤在宫闱,常闻父皇赞卿:元飏老成谋国,心系社稷,去岁至今,卿屡次上疏,力谏南迁,更于津门三岔口,苦心孤诣,聚舟师,储粮秣,练义勇,以备不虞。此心此志,天日可表。孤……代父皇,谢卿忠义。
然!天崩地裂,三月十九日丑时,闯逆凶焰滔天,京师……陷落!百官束手,竟无一人赴难!父皇……父皇为践‘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之誓,已于煤山,龙驭上宾!
乾坤泣血,山河同悲!
孤携定王慈炯、永王慈炤,于乱军之中,九死一生。幸蒙上天垂怜,得遇忠义无双之运河豪杰赵啸天并其麾下壮士,方得脱险境,沿运河南下。孤决意于山东济宁州,收拢忠义,已去信史可法、黄得功等,令其挥师北上济宁,誓灭闯贼,复我大明。
津门要地,孤心甚念!然闯逆大军,旦夕可至!天津四野平旷,无险可守。更兼孤得锦衣密奏:兵备道原毓宗,阴结贼寇,暗通闯逆,包藏祸心久矣!此獠不除,津门危如累卵。卿之忠义,恐遭其噬。
兹令:
一、卿接旨后,即刻以雷霆手段,密捕原毓宗,搜其府邸,查其通敌罪证,若证据确凿,卿可便宜行事,立斩此獠,悬首辕门,以儆效尤,震慑宵小。
二、速速整饬津门防务,清除原逆余党,稳定军心民心。
三、着卿亲统所部精锐舟师、战兵,押解所有可用之粮秣、军械、银两,渐次启程,沿海河,东进大沽口,与天津总兵官曹友义会师。
四、卿与曹总兵会合后,当以大沽口炮台为核心,依托海河入海口之地利,深沟高垒,广设鹿砦拒马。多备火器、强弩,修筑可阻骑兵之连环工事,严密封锁海口,务必死守大沽口,此乃孤在北方之最后壁垒,亦为日后大军北上复国之跳板,意义重大。
五、若闯贼势大难挡,大沽口不可守,卿与曹总兵当机立断,焚毁不可携之辎重,率精锐舟师,沿海岸线,南撤登莱,与孤会师于济宁。保存实力,以图再举,切不可浪战。
六、监军御史卢世?,孤知其忠直可用,卿可倚为臂助,共商守御之策。
津门父老,能随军者,可携之同往大沽口或登莱安置。不能随者,卿可酌情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免遭贼手,此乃仁政,亦为孤心所系。
卿之忠勇,孤铭记于心。此役艰险,九死一生。
然!守得大沽口一日,便是为大明存一分元气,为孤复国添一分胜算。
功成之日,孤必裂土封疆,酬卿不世之功。
望卿勿负孤之重托,速速施行,切切!
孤朱慈烺,手书于舟次。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巳时初刻
朱笔饱蘸朱砂,蟠龙钮宝印带着千钧之力,重重钤下。朱慈烺又取出一枚小巧的、刻着“如朕亲临”四字的鎏金铜符,郑重放入绢帛之中,朱慈烺记忆中,这是崇祯赐予其的信物,象征最高授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