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安抚军民:太子殿下仁慈!深知卫所兵、乡勇营众多将士,多为三贼所蒙蔽、裹挟,非其本意作乱!凡昨夜弃暗投明、缴械归顺者,一律既往不咎!不予追究!望其安心,戴罪立功!”
“其五,安定民心:太子殿下谕令:济宁全城军民商户,自即日起,各安其业,照常生活!城中秩序,已由张无极将军所部严加维护!宵小之徒,胆敢趁乱滋事、造谣生非、劫掠扰民者,一经查实,立斩不赦!”
“其六,宣告存在:大明储君在此!济宁乃大明稳固之基!望官民同心,共度时艰!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朱慈烺语速不快,但字字清晰,掷地有声。他最后强调道:“李管事,你看着润色,引经据典也好,直白晓畅也罢,孤只要一个意思——告诉济宁城的所有人,天塌不下来!太子在这里!济宁很安全!让他们该干嘛干嘛!安心过日子!”
李育财听得心潮澎湃,他强压下手指的微微颤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小的明白!定不负殿下所托!” 他立刻走到早已备好笔墨纸砚的桌案前,伙计早已研好浓墨。
他提起饱蘸浓墨的紫毫笔,悬腕凝神。这一刻,他不再是聚福楼那个八面玲珑的李管事,而仿佛回到了当年寒窗苦读、意气风发的秀才时光。胸中虽有万千沟壑,但为太子殿下亲拟安民告示,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荣耀,让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略一沉吟,脑中飞快地构思着措辞。既要符合官方文告的庄重,又要兼顾百姓的理解能力,更要体现太子殿下的雷霆手段与仁厚之心。他想起殿下提到的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的典故,取其“安民、定心、明法”的精髓。
笔尖落下,饱含墨汁的狼毫在雪白的宣纸上流畅地游走:
“大明皇太子监国谕令济宁军民人等知悉:”
开篇便点明最高权威——太子监国!
“盖闻:济宁道佥事王世英、济宁左卫指挥使云飞、济宁水次仓主事?魏德勘,狼心狗肺,罔顾君恩!阴结闯逆,谋为不轨!残害忠良,戕戮漕宪黄希宪公阖门!窃据州城,裹挟兵丁,欲献土投贼!罪孽滔天,神人共愤!”
措辞严厉,直斥三贼罪行,毫不留情!
“幸赖:皇天眷佑,太子殿下慈烺,携永王、定王,巡狩南疆,体恤民瘼,驻跸兹土!明烛奸宄,洞悉巨恶!遂授钺于兵备道张无极将军,统率忠勇,夤夜奋击!雷霆所至,妖氛立扫!元凶王世英、云飞、魏德勘,束手就擒,槛车待罪!余党溃散,胁从罔治!”
这一段,既彰显太子亲临的权威和明察,又突出张无极行动的正当性和雷霆万钧之势,更点明了对胁从者的宽宥政策。
“殿下仁德,泽被苍生!谕令:济宁阖城军民商贾,各安生业,勿得惊疑!市廛如故,耕织无辍!敢有造谣惑众、乘乱劫掠、扰害闾阎者,杀无赦!其卫所、乡勇被胁之卒,迷途知返,缴械归诚者,咸赦前愆,许以自新!唯望洗心革面,共勷王事!”
核心的安民政策,简洁有力,恩威并施!尤其强调“市廛如故,耕织无辍”,直接给百姓吃定心丸。
“嗟尔士民!当知:储君在兹,即社稷在兹!天兵已至,妖孽遁形!务宜同心戮力,共保桑梓!克复神京,重光日月,当自济宁始!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结尾气势磅礴,点明太子坐镇带来的希望,并发出“重光日月,当自济宁始”的号召,极具感染力!
李育财一气呵成,笔走龙蛇,字迹遒劲有力,布局疏朗大气。写罢,他轻轻放下笔,长舒一口气,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双手捧起墨迹淋漓的告示,恭敬地呈给朱慈烺:“殿下,小的草拟完毕,请殿下过目。”
朱慈烺接过告示,仔细阅读起来。他看得非常认真,时而点头,时而露出赞许的神色。这份告示,文白相间,既不失官方文书的庄重威严,又兼顾了通俗易懂,更将他要求的“安民”、“定心”、“明法”、“宣告存在”等核心要素完美地融合其中,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好!好!写得好!” 朱慈烺连声赞叹,眼中满是欣赏,“李管事果然大才!文采斐然,切中要害!深得孤心!”
李育财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微红,躬身道:“殿下谬赞了!小的……小的只是尽力而为。寒窗十数载,屡试不第,今日能以此微末之技为殿下分忧,已是……已是惶恐之至!”
朱慈烺闻言,走上前,用力拍了拍李育财的肩膀,语气真诚而有力:“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英雄不问出处!孤看重的,是才干,是忠心!李管事,你很好!从今往后,大有可为!”
李育财心头一热,眼眶竟有些湿润,深深一揖:“谢殿下知遇之恩!育财定当肝脑涂地,以报殿下!”
朱慈烺点点头,不再多言。他走到桌案前,从腰间解下那枚温润的太子宝印(随身携带的印信),蘸满鲜红的印泥,在告示末尾,郑重地、用力地盖了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