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与侨再次行礼,语气坚定而清晰:“殿下放心,学生虽不才,愿效奔走之劳,联络兖州府乃至鲁西南有志之士,晓以大义。我相信,兖州府忠义之士,定然能明辨是非,汇聚于殿下麾下,同心戮力,共克时艰!”
朱慈烺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回,却见潘时昇又看向另一个方向。
只见一个身材发福、面皮白净红润、穿着耀眼团花锦缎长衫、外罩一件价值不菲的紫貂皮坎肩的中年男子慌忙起身。他显然紧张过度,手足无措,竟直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都因紧张而变了调,尖细起来:
“草民……草民唐之蕃,叩…叩见太子殿下!殿下万岁……哦不……千岁千岁千岁!!” 他显然吓坏了,连最根本的称呼都喊错了,顿时脸涨得通红。
朱慈烺被他的窘态逗得忍不住笑出声来,周围原本极度紧张的气氛也瞬间缓和了不少,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轻笑。他走过去,同样亲手扶起这位看起来活像个土财主、富家翁的商人:
“起来起来,唐东家不必行此大礼,孤又不会吃人哈哈哈。快快请起。”
院内顿时气氛轻松了许多。
唐之蕃颤颤巍巍地站起,两张平时养尊处优、白胖细腻的脸庞,此刻涨得如同熟透的紫茄,憋了半天,额头都冒汗了,才终于蹦出一句:“殿…殿下需要啥,俺老唐家,别的没有,就…就有点臭钱和粮食,管…管够!保…保大明!!”
这话说得质朴无比,甚至有些滑稽粗俗,却透着一股子罕见的实在和决心。
朱慈烺闻言一愣,随即放声大笑:“好!好一个‘管够’!好一个‘保大明’!唐东家快人快语,质朴忠义,孤喜欢!不必紧张,你的忠心,孤记下了!”
他用力拍了拍唐之蕃厚实柔软的肩膀。唐之蕃受宠若惊,只知道咧着嘴傻笑,连连点头,憨态可掬,引得众人又是一阵善意的低笑。
朱慈烺让他坐下,转身刚要走开,潘时昇又指向另一边角落一位气质略显不同的年轻人:“殿下,还有这位,是济宁孙家的少主,孙芳。孙家亦是本地望族。”
朱慈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约莫二十出头、身穿月白色杭绸直裰、腰系丝绦、眉目清秀、气质略显清冷孤高的青年站起身。他动作流畅而恭敬,对着朱慈烺行了一个礼,姿态优雅:“学生孙芳,拜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有些好奇:“哦?看你年纪轻轻,气度不凡,也是府学生员?”
孙芳再次行礼,回答得不卑不亢,带着一丝读书人的清傲:“回殿下,学生惭愧,于科举一途并无天赋,屡试不第。前些年家中捐资,得了个国子监监生的功名,实在有辱斯文。”
朱慈烺笑了笑,安慰道:“原来如此。捐监亦是正途,为国出力未必只有科举一途,不必妄自菲薄。你们孙家能来,孤也很高兴。”
他忽然想起尹希廉的汇报,貌似随意地试探着问:“哦对了,孤依稀听闻,你们孙家与曲阜圣裔孔府还是姻亲?”
孙芳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乎没想到太子连这等细节都知道,随即坦然道:“回殿下,确是如此。学生的姑母,嫁于当代衍圣公孔胤植大人之堂弟为妻。孙家一向谨守本分,不敢借圣裔之名妄自尊大。”
朱慈烺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很好。圣裔联姻,不忘国恩,更是佳话。孔圣人家,忠孝节义,乃天下表率。”(这是场面话,其实朱慈烺心里知道,这孔家“世修降表”的尿性,迟早搞你!)
见潘时昇似乎意犹未尽,还要继续介绍下去,朱慈烺抬高了声音,笑着摆了摆手:“好了好了,潘家主啊,你的心意孤明白了,不必一一介绍了!孤相信今日能来到这州衙之内的,都是我大明的忠义之士,是济宁的栋梁!孤都记下了!”
他语气一转,带着一丝紧迫感:“只是时光紧迫,再过一个多时辰,南门外征兵就要开始了,孤与两位将军还需前去主持大局。”
潘时昇连忙躬身点头:“殿下说的是。回殿下,剩下的也多是任老父母的得意门生、济宁本地的中小士绅以及各行业的商户代表。皆是闻听殿下天威,感念国恩,真心前来投效,愿供驱策的!”
朱慈烺朗声笑道,声音传遍院子:“好!好一个忠义满堂!看到济宁有此等忠贞之士,孤心甚喜!甚慰!”
他回到高台上,目光再次扫过全场,神情变得无比郑重,声音也沉了下来,带着推心置腹的坦诚:“既然诸位都是自己人,今日关起门来说话,孤也就不再虚言矫饰,绕圈子了!如今孤最大的难处,想必诸位也能猜到,便是缺钱、缺粮、缺人!”
“新军要练,甲胄要造,火器要研发,流民要安抚,城池要修缮,处处都要开销!待会征兵令一下,便是吞金噬银的开端!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巨大的消耗!”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仿佛要看进他们心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