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当年起于微末,提三尺剑开辟大明江山时,形势何等艰难?比之今日如何?他老人家若在天有灵,看到他的子孙后代,遇到挫折便只会跪地痛哭,一蹶不振,毫无担当!他会怎么想?他会看得起我们吗?!他会为我们感到骄傲吗?!”
“我们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沉重的鼓点,又如同凌厉的鞭子,狠狠抽打在朱以海的心上!也抽打在房间内每一个沉浸在悲伤中的人的心上!
朱以海猛地抬起头,脸上还挂着狼狈的泪痕和汗渍,但眼神中的绝望与深深的自责,渐渐被一股强烈的羞愧和重新被点燃的血性与责任感所取代。
张氏和陈氏也止住了哭声,怔怔地看着那位虽然年少,身形尚未完全长成,却仿佛蕴含着无穷力量、挺拔如松的太子,仿佛看到了一丝黑暗中的光亮。
连朱慈炯和朱慈炤也抽噎着,似懂非懂地望着他们的大哥,小手紧紧攥着衣角。
朱慈烺见自己的话震住了场面,将众人从纯粹的悲伤中拉回现实,语气稍缓,但依旧铿锵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眼下,情势已然开始出现转机!虽然悲痛刻骨铭心,但我们必须向前看!必须化悲痛为力量!”他目光转向朱以海,“鲁王,兖州的情况,孤大致知晓。两年前遭此浩劫,鞑虏屠城,想必至今未能恢复元气,依旧混乱不堪吧?”
朱以海用袖子用力擦了擦脸,努力平复着剧烈起伏的呼吸,声音沙哑而沉痛地回道:
“回殿下,兖州……兖州确实早已乱了套了。州府衙门在两年前那场浩劫中被彻底摧毁,官吏或死或逃,朝廷一直未能有效重建府衙秩序。如今名义上由济南府兼管,但济南自身防务亦是堪忧,群龙无首,对兖州根本无力顾及,甚至音讯难通。”
“这些年来,兖州几乎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盗匪蜂起,民生凋敝。当地一些豪强大族,如滋阳的刘氏家族,趁机坐大,勾结胥吏,私设公堂,擅征粮税,形同割据,百姓苦不堪言。”
“而且……据臣暗中查访观察,他们中不少人,恐怕早已与闯贼暗通款曲,输送粮饷,以求乱中自保甚至牟利。”
说到这里,他脸上再次浮现出巨大的痛苦和深深的无力感,拳头不自觉的握紧:
“臣……臣袭爵之后,本想竭尽全力,组织义兵,保境安民,哪怕能稍稍恢复兖州秩序,安抚百姓,也算不负圣恩。”
“然……然王府旧产多在战乱中失落或被豪强侵占,臣手中无钱无粮,全家仅剩的现银不过百两,粮食不过百石,杯水车薪。面对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臣空有亲王之名,却无丝毫实权,最终……最终也只能召集起这几十个忠心耿耿、不离不弃的家仆护卫,眼睁睁看着局势糜烂……臣无能!臣……”
他又要陷入深深的自责循环。
朱慈烺立刻打断他,走上前,亲手将他从地上用力扶起,将他按到旁边的一张酸枝木椅子上坐下,目光诚挚地看着他:
“鲁王,你何罪之有?何错之有?这天下崩乱至此,乃积弊爆发,非一人一时之过,更非你之过!逆贼势大,朝廷乏力,地方糜烂,此乃大势!”
“你能在那等绝境下存活下来,能保住王妃和世子,能带着他们穿越数百里乱局,突破重重险阻来到济宁,这本身就已是大功一件!已是无比艰难,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慧!孤岂能怪你?感激尚且不及!”
就在这时,王之心端着刚沏好的热茶和几碟精致的江南点心小心翼翼地进来了。
朱慈烺示意先将点心和茶水送给两位王妃和小世子朱弘桓。
那虎头虎脑的朱弘桓看到造型精美、香气诱人的点心,孩童的天性暂时压过了恐惧和陌生,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小声咽了口口水。
朱慈炯和朱慈炤毕竟也是半大孩子,看到比自己更小的孩子,又有点心诱惑,便也暂时忘了悲伤,凑了过去,拿着点心好奇地逗弄小弘桓。
很快,三个孩子便在一旁小声地说起话来,偶尔还传来一两声稚嫩而短暂的笑声。
这难得温馨的一幕,如同阴霾天空中透出的一缕阳光,稍稍冲淡了房间内凝重的悲伤气氛。
朱慈烺看着这一幕,嘴角也不由得露出一丝极其难得的、发自内心的浅浅笑意,仿佛在无尽黑暗与荆棘的前路上,看到了一株顽强生长、代表着希望与新生的嫩芽。
他转回身,神色再次变得郑重无比,目光灼灼地看向坐在椅子上、情绪稍稍平复、但眼神依旧带着悲怆与疲惫的朱以海,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如同即将下达一道重要的战令:
“鲁王!当前乃非常之时,国势倾危,山河板荡,正值用人之际!孤需要你!需要你立刻振作起来,收起悲伤,拿出你作为太祖子孙、大明亲王的胆气、担当和智慧!协助孤,稳定这山东局势,进而图谋恢复中原,重整山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