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内,众人围坐,虽只是简单的早膳,却吃得格外香甜。尤其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两个半大孩子,经历了昨日的劳顿,此刻在相对安全舒适的环境中,面对热腾腾的清粥小菜、香喷喷的酥油饼和鸡丝面,吃得格外欢快,小嘴塞得鼓鼓囊囊,筷子动得飞快。
朱慈烺笑吟吟地看着两个弟弟狼吞虎咽的模样,心中那份属于兄长的柔软与责任感油然而生,连日来的紧绷神经也稍稍放松,一股暖流在心间悄然流淌。
就在这略显温馨的用餐氛围中,只听堂外传来吴六子那带着几分邀功似的响亮嗓门:“殿下!人来了!”
朱慈烺闻声抬头,只见吴六子领着一位年约三十出头、身着青衿便服、身形挺拔、眉宇间带着几分书卷气却又难掩精干之色的青年,正站在正堂门外。那青年面色微黑,眼神明亮而略带警惕,双手骨节粗大,显是并非纯粹的文弱书生,亦曾习武劳作。
他好奇地快速扫了一眼堂内正在用膳的众人,目光尤其在主位上那三位气度不凡的少年身上多停留了一瞬,最终落在了一旁正起身的山东巡抚邱祖德身上,脸上露出询问之色。
邱祖德连忙起身,对那青年招了招手,随即转向朱慈烺,右手恭敬地一引,语气郑重地介绍道:“世奇,还不快上前拜见太子殿下!”
“太…太子殿下?!”韩世奇闻言,如遭雷击,整个人瞬间僵在原地,眼睛瞪得溜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与茫然!
他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太子?国之储君?怎么会出现在这远离京师的济宁州衙?还如此…如此平易近人地与众人一同用着早膳?这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但他毕竟是济南府学的生员,出身官宦世家,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法规矩。短暂的极度震惊之后,强烈的本能驱使着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噗通”一声便推金山倒玉柱般跪伏在地,行了一个极其标准而郑重的三叩九拜大礼,额头触碰冰凉的地砖,发出清晰的响声,声音因激动和紧张而微微发颤:
“学生…学生历城韩世奇,叩见皇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慈烺放下筷子,站起身,目光温和地打量着眼前这位跪伏于地、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青年,虚抬右手,声音清朗而带着安抚的力量:
“韩世奇?快起来吧。无需行此大礼。你韩家满门忠烈,乃我大明肱骨,孤早已听闻。在此非常之时,不必拘泥于虚礼。”
韩世奇听到太子竟已知晓自家事迹,心中更是激荡,又重重磕了一个头,这才依言起身,但依旧垂手躬身,不敢直视天颜,姿态极为恭谨。
朱慈烺转而对侍立一旁的王之心道:“王伴伴,给韩世奇看座。”
王之心立刻应声,搬来一张圆凳,放在邱祖德下首的位置。韩世奇连忙再次躬身:“学生…学生谢殿下赐座!”这才小心地侧身坐下,只坐了半个屁股,腰杆挺得笔直,显得既紧张又激动。
朱慈烺看着他,语气带着由衷的赞许与感慨:
“方才邱巡抚已向孤细说了你韩家之事。五年前,鞑虏破济南,令尊韩承宣公,时任历城知县,携韩家子弟、家丁、乡勇五百余众,于巷陌之中与敌血战,最终壮烈殉国,无一降者!满门忠烈,可歌可泣!韩家,实乃我大明忠心耿耿之世家楷模!有尔等如此忠勇义士,孤心甚慰啊!”
听到太子亲口提及五年前那场惨烈至极、让韩家几乎流尽鲜血的守城之战,提及自己那位刚烈不屈、战至最后一刻的父亲,韩世奇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澎湃情感,猛地从凳子上站起,再次跪倒在地,声音瞬间哽咽,眼圈通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谢殿下!谢殿下还记得家父!还记得我韩家那些战死的叔伯兄弟!家父…家父一生磊落,常以文天祥、于少保自勉!自幼便教导学生,读书当明理,明理须知忠义!精忠用诚,报效大明,守土安民,乃臣子本分!此乃韩氏家训!韩家子弟,人人必须熟记于心,刻于骨髓!纵刀斧加身,亦不敢或忘!!”
说到动情处,他已是泣不成声,肩膀微微耸动,那压抑了五年的家仇国恨、悲痛与骄傲,在此刻轰然爆发。
堂内一时静默,唯有韩世奇压抑的抽泣声。邱祖德面露戚容,赵啸天这等粗豪汉子也收敛了笑容,眼神中流露出敬意。定王和永王也放下了筷子,怔怔地看着这位突然痛哭的韩世奇。
朱慈烺心中亦是酸楚与敬佩交织,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再次亲手将韩世奇扶起,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沉痛而坚定:
“韩家之忠,天地可鉴!韩家之血,不会白流!起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孤要的不是眼泪,是继承先人遗志,擦干血泪,继续奋起的勇气与行动!有你韩家这样的忠勇义士可用,孤!何愁我大明不兴!何愁国仇家恨不得昭雪!”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打在韩世奇心上。他猛地抬起头,用力抹去脸上的泪水,眼神中的悲伤迅速被一股重新燃起的熊熊火焰所取代,他重重地点头,声音虽仍带哽咽,却充满了力量:“殿下教诲的是!学生…学生明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