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点点头,转而对王之心道:“王伴伴,给韩世奇也上一份早膳。”
王之心立刻吩咐下去。很快,一份与其他人类似的清粥小菜面点被端到了韩世奇手边的茶几上。韩世奇激动得又要行礼谢恩,被朱慈烺摆手制止:“不必多礼,先坐下,边吃边谈,填饱肚子再说。”
韩世奇这才感激地坐下,却哪里吃得下,只是象征性地拿起筷子,心思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朱慈烺自己则重新坐回主位,扒拉了一大口鲜香的鸡丝面,咀嚼咽下后,目光转向邱祖德,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开门见山地问道:“邱大人,孤有一事,需你据实以告。以你判断,若李闯大军主力,或其中一部偏师,来袭山东,兵锋直指济南,以济南眼下的城防、兵力、粮储及人心士气,可能守得住?”
邱祖德闻言,放下手中的粥碗,面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与苦涩。他沉吟片刻,最终沉重地摇了摇头,长长叹息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无力与自责:
“回殿下,臣…臣惭愧,实不相瞒殿下,眼下莫说是守城退敌,便是…便是济南城内那几位手握兵权的将领,届时是否愿意抵抗,是否会临阵倒戈,甚至…甚至开门迎贼,臣…臣都不敢妄下断言啊……”
说到此处,他语气哽咽,充满了深深的自责与无奈:
“臣无能…自代王永吉大人巡抚山东以来,虽殚精竭虑,欲重整防务,然…然山东积弊太深!刘泽清逆贼在时,跋扈嚣张,视巡抚衙门如无物,私自征粮抽丁,截留税银,臣等几无掣肘之力!都指挥使苏邦政大人,名为一省最高武官,实则早已被架空,麾下堪战之兵不足千人,号令难出省垣!”
“济南卫指挥使梅应元,拥兵数千,盘踞西城,阳奉阴违,屡次不听调遣,其心难测!臣…臣空有巡抚之名,却无巡抚之实!所能真正倚仗者,唯有巡抚标营这区区数百亲兵,以及…以及韩家这样忠心义士自行募集的乡兵,勉力维持省城不乱而已…”
“若闯贼大军真至,臣…臣唯有以死报国,然于大局,恐…恐无补于事…臣愧对陛下!愧对殿下!愧对山东百姓!” 他越说越是激动,到最后已是泪光闪烁,羞愧难当。
朱慈烺默默听着,面色沉静,心中却早已波澜起伏。邱祖德所言,与他穿越前所了解的那段历史记载几乎完全吻合!历史上,李自成大军进山东时,山东官员确实大多望风而降或弃城而逃,真正组织起有效抵抗的寥寥无几。邱祖德虽有忠心,却无实权,最终确实差点自刎殉国。此刻亲耳听到这位封疆大吏充满无力感的陈述,更让他深切体会到明末地方政权瓦解、武备废弛到了何等触目惊心的地步!
他缓缓点头,语气中并无丝毫责怪,反而带着理解与安抚:
“邱大人不必过于自责。山东之弊,非一日之寒,乃朝廷失纲、军政崩坏、积重难返之果。你能在如此艰难情形下,维持局面不至彻底糜烂,已属不易。孤岂能不明?”
安抚了邱祖德,朱慈烺目光转向刚刚勉强平复情绪的韩世奇,问道:“韩世奇,孤再问你。韩家在济南周边,依托庄院、乡谊,自行募集的民兵力量,现有多少?若闯贼来袭济南,你们在城外,可能自守?如今是由何人在主导训练管带?”
韩世奇立刻放下筷子,起身恭敬回道:“禀殿下,托殿下洪福,赖乡邻信重,我韩家如今在历城东郊及南山一带,已募集乡勇民兵一千五百余人!主要由学生的族兄韩镐负责日常操练与管带。”
“家里曾祖,曾随戚继光将军抗倭,家中留有部分戚将军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族兄自幼习武,亦熟读兵书,于练兵一道颇有心得。眼下这一千五百余人,主要分驻在韩家庄等几处紧要村落和山口,修筑了一些简易寨墙壕沟,平日护卫乡梓,清剿小股土匪,倒也使得。此次学生应邱巡抚之召,带出来三百余精锐,庄中现尚有一千二百余人。”
朱慈烺仔细听着,眼中露出赞许之色:“好!韩家不愧是忠勇世家,诗书传家,亦不忘武备!在如此艰难时局下,不仅能保全宗族,更能凝聚乡里,练兵自保,甚至心向朝廷,随时准备报效!孤心甚慰!”
他话锋一转,语气却陡然变得极其严肃,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然,韩世奇,你需谨记孤言!若闯贼大军真至,兵锋锐利,绝非你千余乡兵所能正面硬撼!届时,切不可逞一时血气之勇,死战硬拼!徒然损耗子弟性命,于大局无补,反折损了这支难得的忠义力量!”
此言一出,不仅韩世奇愣住,连邱祖德、赵啸天乃至一旁静听的王之心都露出了惊讶不解之色。在他们传统的观念里,忠臣义士,面对国仇家恨,自当奋起抵抗,血战到底,岂有未战先言避退之理?这似乎与太子之前表现出的刚毅果决有些矛盾。
朱慈烺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了然。他站起身,在堂内缓缓踱步,脑中飞速整理着来自后世的、超越这个时代的军事思想。他深知,面对即将到来的、可能如潮水般涌来的农民军,韩家这点力量正面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