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祖德仔细听着,心中掀起巨大波澜,脸上难掩震惊与钦佩。他久在官场,熟知以往官府征兵多是强征硬拉、绳捆索绑,视军户如牛马,何曾见过如此顾及士卒家小、给予活路和尊严的举措?在这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之中,太子此法,无异于在无边黑暗的干柴堆中投入了一把烈火,能迅速点燃人心,凝聚民力军心于一处。
他不由得暗自深深赞叹,这位少年太子,不仅手段雷霆、魄力惊人,更深谙人心,其心思之缜密、布局之长远、胸怀之仁厚,远超他的想象,绝非寻常少年郎,真有中兴雄主之气象。
心下正自感慨万端,众人已来到东门城防处。只见城门内外,虽有比平日多了数倍的人流,却并未显得过分混乱。
守城兵士盔甲鲜明,兵器锃亮,精神抖擞,严格却并不粗暴地盘查着进出人员,眼神锐利,动作干练,透着一股子久经训练的精悍之气,与邱祖德印象中那些慵懒散漫、欺压百姓的卫所兵截然不同。
城头望楼之上,旗帜招展,哨兵的身影清晰可见。
朱慈烺看在眼里,心中暗自点头赞许。吴六子早已上前与守门的哨官低声沟通。那哨官听闻太子亲至,立刻肃然敬礼,不敢怠慢,迅速命令兵士让开通道,并率领手下躬身行礼。朱慈烺微微颔首,一行人顺利出了东门。
甫一出城,尚未过护城河桥,眼前的景象便让朱慈烺心头骤然一紧。
河对岸,黑压压的人群如同溃堤的潮水般涌动,蔓延开来。目光所及,大多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难民,扶老携幼,步履蹒跚,许多人几乎衣不蔽体,瘦骨嶙峋。
他们大多眼神空洞麻木,却都朝着南面的方向艰难地、本能地移动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气味——汗臭、污垢、疾病、饥饿以及绝望交织在一起的酸腐气息,扑面而来,令人窒息。
嘈杂的声浪更加清晰,夹杂着嘶哑的呼喊、孩童的啼哭、痛苦的呻吟,以及一种沉闷的、无数人踩踏地面发出的隆隆声。
远远地,能听到有人用尽力气、反复嘶吼:“快往前!太子爷开粥棚了!在南边安阜街!去晚了就没了啊!快啊!”
人群因此更加骚动,不时发生推搡和哭喊,维持秩序的兵士大声呵斥着,努力防止踩踏的发生。
吴六子和赵啸天立刻高度警惕起来,手势频出,示意护卫们迅速收缩队形,刀出半鞘,盾牌微举,将朱慈烺和几位文官紧紧护卫在中央,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吴六子快步来到朱慈烺身前,躬身请示:“殿下,尹希廉大人和州衙的吏员、衙役们就在东门外南侧的安阜街上开设了粥棚,此刻想必正忙。是否末将去请尹大人过来禀报?”
朱慈烺摇摇头,目光仍凝重地望着前方纷乱如蚁群的人群:“不必。尹大人正忙于赈济,不必打扰。前方直走是何处?”他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城外的情况。
一旁的任孔当上前一步,躬身回道:“禀殿下,过了前方这座护城河桥,便是东门外的粉莲街,乃城外主要街道之一。沿粉莲街往东,过了那片洼地,靠近杨家坝拱桥那一带,便是…便是济宁城有名的…‘菜人市’。”
他的声音到最后,不由自主地低沉下去,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晦暗。
“菜人市?”朱慈烺眉头骤然锁紧,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陡然放大,“这是何地?买卖菜蔬的集市?”他几乎能猜到答案,但仍抱着一丝侥幸。
任孔当面色瞬间变得更加晦暗,他低下头,不敢直视太子的眼睛,声音几乎是从喉咙里艰难地挤出来:
“回殿下,并非…并非菜蔬集市…那,那是…是买卖人口的地方。”最后几个字,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像重锤般砸在每个人心上。
“买卖人口?”朱慈烺的心猛地向深渊沉去,一股冰冷的寒意自尾椎骨窜上,瞬间席卷全身。他来自一个生命尊严至高无上的时代,即便对明末的黑暗有所了解,但亲耳听到“菜人市”这三个字被如此直白地证实,仍感到一阵剧烈的生理性不适与翻涌的怒火。
他强压着胸腔里翻腾的情绪,追问道,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一层冰霜:“《大明律》明令禁止,‘凡设方略而诱取良人,及略卖良人为奴婢者,皆杖一百、流三千里’,略卖至死或伤人者,甚至凌迟处死!为何此地竟敢如此猖獗,公然设市?官府何在?律法何在?!”
任孔当见太子语气转冷,面色阴沉如水,心中惶恐,连忙更深地躬身,语气充满了苦涩与深深的无奈:
“殿下明鉴,《大明律》确有此令,且极其严厉。然…然连年战乱,赤地千里,蝗旱相继,鞑虏、流寇交相蹂躏,山东、河南、北直隶等地…已是人间地狱。流民蜂拥而至,身无长物,饥寒交迫,易子而食…已非传闻。”
任孔当继续说道,“为求一线渺茫生机,许多人…许多人不得不自卖自身,或是典妻鬻子,换取区区数升杂粮,苟延数日性命。地方胥吏,有时也…也无力赈济,只能…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甚至暗中抽头牟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