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加重语气,说道,“天下纷乱,社稷危殆,亿兆黎民悬望!孤,年少德薄,骤逢大变,如今困守于此,正是急需将军这等忠勇柱石振作起来,鼎力相助之时啊。”
他微微前倾身体,声音愈发恳切有力:“孤这数万新军,我大明之中兴,未来收复神京、扫荡妖氛、告慰先帝在天之灵之千秋大业——”
“孤,还要仰仗将军!天下苍生,还要仰仗将军!将军岂可一味悲痛,摧折自身?”
这番话,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在黄得功的心上。先是大义开解,继而指明责任,最后赋予重托,层层递进,直击肺腑。
黄得功猛地止住了抽泣,通红的双眼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位年纪虽小,却目光如炬、言语如刀的太子殿下。
那话语中的信任、期许和那份沉甸甸的重托,像一股暖流冲散了他心中积郁的部分冰寒,一股久违的责任感与豪情自心底油然升起。
他深吸了几口粗气,用粗糙的手背狠狠抹去脸上的泪水鼻涕,然后对着朱慈烺,“咚,咚,咚!”又是三个结结实实的响头,撞得地面闷响。
“末将……末将明白了,谢殿下点拨。”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已然带上了一丝属于武将的铿锵,“末将失态,惊扰殿下,罪该万死。”
朱慈烺这才再次用力,顺势将他搀扶起来。黄得功站起身,身形依旧挺拔,但眼眶通红,鼻息粗重,显是情绪尚未完全平复。
朱慈烺亲自引着他,走到离自己主位最近的一张椅子前,温言道:“将军一路辛苦,快请坐。”
王之心带着叶正奉上温热茶水和干净手巾。黄得功接过,胡乱擦了把脸,又猛灌了一口茶水,温热的茶水入喉,似乎才将那股翻腾的情绪稍稍压了下去。
朱慈烺示意一旁的赵啸天和李育财也一同落座。黄得功放下茶盏,抱拳向朱慈烺行礼,声音依旧带着些沙哑:
“殿下,末将方才失仪,还请殿下恕罪。”
黄得功顿了顿,说道,“末将一路行来,亲眼所见济宁新军操练之盛,城外粥棚义诊之仁,城内秩序之井然……”
“末将,末将只想说,殿下真乃英明之主!大明有殿下,何愁不能中兴?何愁不能扫灭群丑,光复神州?”
“末将,心悦诚服!”
这番话,发自肺腑,充满了激动与希望。
朱慈烺闻言,摆手笑了笑,笑容温和却不见丝毫骄矜:“靖南伯过誉了。一切仅是草创,百废待兴,困难重重。眼前这点局面,全赖赵指挥使、李指挥佥事,以及邱祖德、许文昌等诸位臣工并力协作,以及济宁士民襄助之功。”
走到主位坐下,朱慈烺继续说道,“孤,不过居中协调而已。”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黄得功身上,“如今将军率虎贲而来,孤这新军,才算真正有了主心骨,有了可战之锐气!往后整军经武、冲锋陷阵,孤还要多多倚仗将军。”
黄得功连忙起身,肃然道:“末将敢不效死力?”
随即在朱慈烺示意下坐回去,黄得功继续说道,“禀殿下,自接到殿下亲笔信,末将便即刻点齐麾下所有能战之骑,共计一万零三百余骑,与杨保义士一起,日夜兼程,不敢有片刻延误。”
“末将……末将实在是怕,怕殿下在济宁……”
他话语顿住,意思却很明显——怕来晚了,太子安危有虞,这刚刚点燃的希望之火再度熄灭。
朱慈烺自然明白他未尽之言,心中暖流涌动,温言道:“将军忠义之心,天日可鉴。孤岂能不知?父皇在时,便常对孤言道,大明,论忠勇善战,能砥柱中流者,无过靖南伯黄得功也。今日得见将军,方知父皇所言不虚。”
这话半是真意,半是朱慈烺为安抚激励他而顺势所言。然而听在黄得功耳中,却不啻惊雷,先帝竟如此看重自己?
念及崇祯皇帝一次次对自己的提拔、信任与恩遇,再对比自己未能及时救驾的憾恨,黄得功鼻头一酸,眼眶再次泛红,泪水险些又夺眶而出,他连忙低头掩饰,哽声道:“先帝……先帝厚恩,末将,万死难报……”
朱慈烺见又勾其伤心事,连忙转移话题,指了指身旁一直安静坐着的两位皇弟,对黄得功道:“靖南伯,且看,这便是孤的两个皇弟,定王慈炯,永王慈炤。”
黄得功闻言,连忙收敛悲容,起身便要再次跪下行礼。永王朱慈炤年纪尚小,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位哭过又很威武的将军,有些不知所措。
定王朱慈炯毕竟年长两岁,更懂事些,见状立刻带着几分未脱的稚气开口道:“将军不必多礼,快请安坐。”
他说着,还下意识地看了看身边的皇兄,补充道:“皇兄历来不喜过多虚礼,何况将军乃我大明肱骨重臣,卫国干城,更不必如此拘礼的。”
朱慈炯这番话,虽带着童音,却得体大方,显是平日受朱慈烺影响甚深,黄得功心中暗赞。他不再坚持下跪,但仍恭敬地抱拳躬身,行了一个重礼:“末将黄得功,谢定王殿下,末将参见定王殿下,参见永王殿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