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踱步至赵啸天面前,目光灼灼地继续问道:“赵指挥使,之前孤让你着力联络京师内心怀故国的义士,尤其是能否影响京师城门守备,此事进展如何?可有眉目?”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这可是关乎未来能否顺利光复神京的关键。
赵啸天精神一振,眼中满是兴奋,他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头看向一旁的常延龄,抱拳客气地问道:“常侯爷,请问衙署内可有详尽的京师城防舆图?”
常延龄闻言,立刻起身,朗声道:“有,殿下早已命人绘制多份。”他转身快步走到墙边,取下一卷精心裱糊的巨大舆图,与吴六子一起,熟练地在堂中主案上铺开。
众人纷纷围拢过来。
赵啸天走到图前,深吸一口气,指着舆图,声音激动:“殿下,诸位大人,方才殿下问起,京师城门守备之事,还真有重大进展。”他目光炯炯地看向朱慈烺,“而且,不止一处!”
他首先将手指点向舆图东北角的东直门:“殿下请看此处,东直门。现守将乃原我大明副将黄锭黄将军。”
“黄锭?”黄得功闻言,眉头一挑,“可是那个善使大刀,崇祯十四年在巨鹿与鞑子血战,身被数创犹死战不退的黄大刀?”
“正是此将。”赵啸天重重点头,“京师陷落当日,黄将军率部在朝阳门一带与贼军血战,身先士卒,不幸被贼军火炮震晕,力竭被俘。李自成见其勇猛,欲招降为己用。黄将军为保全麾下残部,假意归顺。那闯贼便命其仍带原部八百余人,镇守东直门。”
赵啸天声音压低:“然黄将军忠义之心未泯,明为闯贼守城,暗地里一直通过旧部与京师中心念故国的义士秘密联络。我锦衣卫密探,正是通过这条线,已与黄将军搭上了关系,黄将军已然表态,心向大明,只待王师北上,愿为内应,献出东直门。”
“好。”朱慈烺忍不住大声赞道。
东直门,此门位于京师东侧,距离通惠河码头不远,是水路进入京师的重要通道之一,战略位置极其关键。若能控制此门,大军便可悄无声息地直插京师。
“赵指挥使,锦衣卫此次立下大功了。”朱慈烺重重拍了拍赵啸天的肩膀,“快说说,还有哪些力量可为我所用?”
赵啸天脸上笑容更盛,他目光扫视一圈,落在兵部尚书史可法上,神色变得有些微妙。
史可法被看得一愣,诧异道:“咦?赵指挥使,你看老夫作甚?莫非…此事还与老夫有关?”
赵啸天抱拳,语气带着几分感慨:“尚书大人,此事确与您有些渊源。因为这第二位关键人物,便是您的族弟——原翰林院庶吉士,史可程,史大人。”
“什么?可程?他…他还活着?”史可法如遭雷击,猛地后退一步,脸上血色瞬间褪尽,声音颤抖。京师陷落,音讯全无,他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万万没想到竟能听到族弟生还的消息。
“千真万确。”赵啸天肯定地点头,“史可程大人虽不幸陷于贼手,被迫接受伪职,然其忠贞不改。”
赵啸天继续道,“据密报,早在三月下旬,史大人便暗中联合原翰林院庶吉士吴尔垣吴大人等一批忠义之士,在京师秘密成立了‘复明社’!以诗文唱和、研讨学问为掩护,暗中联络志士,积蓄力量,光复大明。”
他看向朱慈烺,语气振奋:“殿下,锦衣卫弟兄,正是通过多条暗线,成功与‘复明社’取得了联系,并已按殿下先前指示,向史可程、吴尔垣等核心成员,详细通报了殿下与两位王爷已安全抵达济宁,并正在整军经武、准备北伐之确凿消息。”
“‘复明社’同仁闻讯,群情激昂,信念倍增。如今,该社已成为我在京师城内最重要的内应力量之一,发展迅速!”
史可法听完,已是老泪纵横,心情复杂难言。既有得知亲人生还的狂喜,又有对其身处险境的担忧,更有对其忠义之举的无比自豪与感慨。
他对着朱慈烺深深一揖,声音哽咽:“殿下,臣族弟被迫降贼,臣本…本欲请罪,然其心系故国,暗中谋划,臣,臣…”他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表达。
朱慈烺连忙上前扶住他,温言抚慰道:“史尚书不必如此,史可程大人身处逆境,心向光明,忍辱负重,秘密结社以图复国,此乃大智大勇,忠烈可嘉,何罪之有?此乃大功,待光复京师,孤必当重赏!”
“臣,代族弟,谢殿下隆恩。”史可法拭泪谢恩,心中块垒顿消。
赵啸天继续指着舆图,声音愈发激昂:“殿下,有了‘复明社’这条线,我们在京师内的活动如虎添翼。目前已知,通过史可程、吴尔垣二位大人暗中联络策反,已有数位关键位置的守将,心向大明,或已加入‘复明社’,或与我等建立了秘密联系。”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西侧的阜成门上:“阜成门守将,原参将,徐标将军,麾下有五百余兵,大多为其旧部,现已暗中效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