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滑向西南的宣武门:“宣武门守将,原明都指挥佥事李化熙李将军,也已表态,愿为内应。”
接着,他的手指在朝阳门、安定门等处划过:“此外,还有多位中下层军官,或因不满闯贼拷掠,或因心怀故国,皆通过不同渠道,向我等表达了反正之意。”
赵啸天激动说道,“如今京师九门,除正阳、德胜等少数几门仍由闯贼嫡系心腹,如李友、李牟等,牢牢控制外,其余诸门,尤其是东直、阜成、宣武等门,守军心思浮动,皆有机可乘。”
赵啸天汇报完毕,最后补充道:“殿下,如今京师之内,因闯贼大肆拷掠降官,手段酷烈,人心惶惶,怨声载道。‘复明社’借此良机,发展极快,暗中汇聚的力量不容小觑。”
“只是,其中亦有部分人,是因自身利益受损而心生怨愤,方才投靠,其忠心程度,尚需考量。不知殿下以为,此类人员,可否接纳利用?”
朱慈烺听罢,负手而立,目光扫过那张京师舆图,断然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眼下乃用人之际,不论其初衷为何,只要愿反正,肯出力,皆可接纳,来者不拒!”
“至于其日后能否重用,待光复京师后,再依其表现,细细甄别,量才施用不迟。”
“末将明白。”赵啸天重重抱拳。
此刻,堂内众人已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他们万万没想到,在短短时间内,锦衣卫竟已在敌人的心脏地带,经营起如此庞大而有效的情报网络和内应力量。
京师,那看似铜墙铁壁的巨城,其内部竟已是千疮百孔,充满了倒戈的契机。
黄得功按捺不住,上前一步,对着舆图,向赵啸天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赵指挥使,此等密报,干系重大。却不知,那闯贼李自成,此番亲征山海关,究竟会带走多少兵马?又会留下多少兵力镇守京师?其中,其嫡系老营又有多少?这些,可有确切消息?”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直接关系到未来北伐行动的规模和风险。
赵啸天神色一肃,拱手回道:“回黄都督,此等核心军机,闯贼内部戒备森严,确切数目尚在全力打探之中。”
“目前所知,李自成已确定带走的大将包括刘宗敏、李过、刘芳亮、袁宗第、谷英、张鼐以及降将白广恩等。京师留守,以牛金星总揽政务,李岩主持防务。预估留守总兵力,应不会超过两万人。”
他指着舆图上各个城门,解释道:“其中,闯贼嫡系心腹驻守的城门有:正阳门李友、崇文门李牟、朝阳门刘忠、德胜门郭之纬、安定门周凤梧、西直门刘希尧。”
顿了顿,赵啸天说道,“据零星信息判断,德胜门郭之纬处兵力最多,约有一千二百人,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等处约有八百,其余各门兵力相对薄弱,多在四五百人之间。”
“而李岩手中应握有一部分机动兵力,具体数目不详。但可以肯定,留守兵力中以原我大明降军和新建之师为主,闯贼老营精锐,必被李自成尽数带往山海关。”
黄得功、常延龄等人闻言,目光紧紧锁定舆图,手指在上面缓缓移动,心中飞速计算着敌我力量对比,推演着各种破城方案的可能性。
史可法、邱祖德则关注着,留守文官牛金星与李岩之间的权力制衡以及民心向背。
堂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每个人都在消化这海量的、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宝贵情报。
朱慈烺站在舆图前,双手撑在案上,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缓缓扫过图上每一个标注的点,脑海中无数信息、计划、推演正在疯狂地碰撞、整合、清晰化。
根据赵啸天的情报,再结合他来自后世的历史知识,他可以清晰地判断出:
李自成大军将于四月十三日左右倾巢而出,奔赴山海关。京师守军兵力空虚,且军心涣散,内应遍布。而此刻,他手中的力量——经过整训的七万余新军,加上登莱方向的潜在支援,以及这张庞大的内应网络……
时机,千载难逢的时机,已经出现!
他猛地直起身,接过王之心适时奉上的一盏热茶,仰头一饮而尽。随即,他重重地将茶盏顿在案上,发出“咚”的一声脆响!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朱慈烺环视堂内每一位核心臣僚,他的脸上因激动而泛着红光,眼神却冷静得可怕,声音沉稳而有力,一字一句,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的耳边:
“诸位,天赐良机,已然降临!”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