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黄得功再次开口,眉头微蹙:“殿下,按计划,十一日我军出发,常都督骑兵十六日前抵京,若一切顺利,或可在十七、十八日控制京师。而闯贼大军,步卒为主,携带大量辎重炮队,自京师至山海关,七八百里路程,纵然急行军,最快也需七八日。”
“也就是说,其抵达山海关前线,与吴三桂接战,应在四月二十日左右。”
黄得功的手指在舆图上从山海关划回京师,语气带着一丝深谋远虑:
“如此算来,自我军控制京师,至山海关战事可能分出初步结果,其间尚有两三日的缓冲期。这段时间,我军足以稳固城防,肃清残敌。”
“眼下,末将所思者,乃攻克京师之后,下一步棋,当如何落子?尤其是,对待即将从山海关方向而来的,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吴三桂,抑或是关外鞑子,我军当如何应对?是据城固守,还是主动出击?”
这个问题,瞬间将众人的思绪从奇袭京师的紧张推演,拉入了一个更为宏大、也更为凶险的战略层面。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向朱慈烺。
光复京师固然是惊天之功,但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新局面,才是真正决定这场北伐最终成败的关键。
朱慈烺闻言,重重一拍舆图,朗声道:“黄都督此问,正中要害。亦是孤近日反复思忖之核心。”他示意众人围拢到舆图前。
“诸位请看。”朱慈烺的手指首先重重敲击在山海关上,“按常理与各方情报推算,四月二十一日前后,李自成大军与吴三桂部,必在山海关下爆发激战。此战,无论过程如何曲折,其结果,孤可断言——绝不会是旷日持久的僵持。”
“快则一两天,慢则三四日,必有决定性结果分出。”
随即,朱慈烺的手指沿着舆图上那条清晰的官道——蓟辽官道,缓缓向西移动,划过抚宁、永平、卢龙、丰润、玉田、蓟州、三河……最终,重重落在了通州。
“而一旦山海关战事分出胜负,无论胜者是李自成,还是吴三桂,抑或是趁虚而入的关外鞑子,其下一步行动,几乎可以确定——”
朱慈烺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斩钉截铁,“必定会挟新胜之威,沿着这条唯一的、可通行大军辎重的蓟辽官道,全速西进,直扑京师。因为京师,才是真正的目标,才是权力的象征。”
黄得功听到这里,猛地瞪大眼睛,脱口而出:“殿下所析,洞若观火。如此说来,山海关大战之后,山海关一地反而会因胜者倾巢西进而变得空虚。”
黄得功的手指猛地指向舆图上的一点——大沽口。
“殿下,赵指挥使日前曾报,天津冯元飏大人、曹友义将军,已在大沽口一带收拢溃兵、招募新勇,兵力已达三万余,其中可战水师约一万五千人。”
黄得功在舆图上画了一条从大沽口直扑山海关的海路,“若令我天津水师,于四月二十日左右,集结战船,载精兵一万五千,扬帆出海,沿海路北上,直逼山海关。”
“控制航速,于四月二十五日左右抵达山海关外海面。”
黄得功点在山海关外几个可能登陆的地点,补充道:“关外沿岸,如广宁中前所、八里铺一带,皆有滩头可供登陆。只要我军能迅速控制关外的威远堡,进而威胁东罗城……”
“此时的山海关,守军必是胜者留下的老弱残兵,兵力空虚,士气低落。末将以为,以曹总兵之能,挟新练之师锐气,攻其不备,拿下空虚的山海关,并非难事!”
“届时,我军不仅光复神京,更可一举夺回天下第一关,锁死鞑子入关通道!”
这个计划大胆而诱人,充满了战略想象力。若能实现,无疑将彻底扭转战局。
堂内众人闻言,呼吸都不由一窒,眼中放出光来。
然而,朱慈烺在仔细倾听后,却缓缓摇了摇头:
“黄都督此策,气魄宏大,若成,功在千秋!孤初闻之下,亦觉热血沸腾。”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然,孤细细思之,却有几点疑虑,不得不虑。”
他看向黄得功,说道:“黄都督久经战阵,麾下皆是百战精锐,攻坚拔寨,自然视险关如无物。然,曹总兵所部,虽有三万之众,然多为新募之兵,整合时日尚短,缺乏大战历练,战力几何,犹未可知。此其一。”
“其二,”朱慈烺在舆图上,山海关城防上划过,“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绝非虚名!城高池深,依山傍海,地势险要至极。纵使其时守军不多,然只需有千余老卒,凭借坚城利炮,负隅顽抗,我军跨海而来,重火器运输不便,缺乏攻城利器,想要速克,谈何容易?”
朱慈烺略带担忧,说道,“一旦顿兵坚城之下,迁延日久,关外敌情有变,如之奈何?”
“其三,”朱慈烺目光深远,“即便侥幸攻克,我军亦必伤亡惨重,且需分兵驻守。届时,面对可能从西面扑来的敌军,还可能要面对关外鞑子,如此东西夹击,我疲惫之师,再是雄关天险,能否守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