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感叹归感叹,常延龄明白,此时自己作为第一统帅,必须迅速冷静下来。巨额的财富和粮草,既是天大的好事,也是巨大的责任。必须立刻、绝对可靠地控制起来!
常延龄随即看向邓林祖,语气无比郑重:“林祖。”
邓林祖挺身抱拳:“末将在。”
常延龄沉声道:“这所有的银钱、粮草,乃是我大明复兴之根本,太子殿下未来征战天下之基石!”
顿了顿,常延龄重重吩咐道,“现命你,全权负责看守这些仓廪!本督拔给你四千精锐,你给我严防死守,将每一座仓库、每一个银库,都给我看得死死的。”
“若有任何人胆敢觊觎、哄抢、或暗中破坏,立斩不赦!可能做到?能否确保钱粮万无一失?”
邓林祖感受到常延龄话语中的千钧重托,胸中豪气顿生,肃然应道:
“末将遵命,谢都督信赖。末将在此立下军令状——有末将在,钱粮就在。钱粮若失,末将自刎以谢殿下与都督!”
“好。”常延龄要的就是这个态度。他随即看向身后另外两个儿子——二十岁的次子常明耀和十八岁的三子常明礼。
“常明耀,常明礼。”
“末将在。”两位年轻小将齐声出列,眼神中充满兴奋。
常延龄吩咐道:“你二人,从即日起,跟随邓总兵左右,用心学着点。给本督,协助好邓总兵,管理好这关乎国运的钱粮重地。要细心,要谨慎,更要严守纪律,可能做到?”
“能!请都督放心,末将定当尽心竭力,不负所托!”两人异口同声,信心满满。
常延龄看向邓林祖:“林祖,又要辛苦你了。这两个小子,你给我严格管教,让他们好好学着你些。”
邓林祖看着常家这两位虎虎生风的年轻小将,笑着点头:
“常都督放心,您把公子交给末将,是信得过末将。末将定当严格督促,让他们早日成为独当一面的将才。”
就在钱粮大事刚刚安排妥当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斥候打扮的士兵飞马赶来,利落地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禀报:
“启禀都督,按您的命令,常威将军已率一千精骑,突袭通州码头闯军营地,我军趁其酣睡,发动突袭,大约一刻钟拿下通州码头,我军无一伤亡。”
那斥候顿了顿,补充道:“常将军下令,将驻扎码头的四百闯军……全部斩首!一个不留!现通州码头已在我军绝对控制之下。”
消息本是捷报,但常延龄听到“全部斩首”四个字时,眉头却不由自主地紧紧皱起,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与担忧。
他当然希望速战速决,减少阻力。
但杀降不祥!常延龄时刻铭记,先祖开平王常遇春,当年就是因杀戮过重,屡次屠戮,最终英年早逝。常家因此世代都谆谆告诫后人——“为将者,当存仁心,不可妄造杀孽”。
常延龄也不例外,之前就曾反复叮嘱这位族侄常威,以及自己的三个儿子,要这些小子行事不可过于酷烈,要常存仁德大义。
如今看来,常威这小子一点没听进去,骨子里的残暴本性一时半会儿还是难以根除。常延龄心中暗忖——日后定要好好约束教训这小子才是。
不过,眼下战事紧迫,也不是追究的时候。常延龄压下心中所想,对斥候摆摆手道:
“好了,知道了。常将军行动迅捷,攻克通州码头,也算大功一件。你辛苦了,先去休息。”
随即,略微沉思,一个新的、至关重要的计划在常延龄脑中迅速形成,他目光转向一旁的杨承祖:
“承祖。”
“末将在。”
“本督予你两千精骑,你即刻随这位弟兄出发,火速赶往通州码头,全面接管通州防务!”
杨承祖闻言,心中又是一动。通州乃漕运枢纽,北京门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常都督将此重任交予自己,无疑是莫大的信任。他立刻抱拳:“末将遵命,谢都督信赖!”
常延龄走近几步,压低声音,神色极其严肃地叮嘱道:“记住!你这两千弟兄,抵达通州后,立刻全部换上我们缴获的闯军服饰。”
“码头、关卡、巡逻队,继续打起闯军的旗帜。一切巡逻、盘查,都严格按照闯军原来的模式进行。”
常延龄眼中闪烁,补充道:“目的只有一个——制造假象。”
“要让所有过往船只、行人,乃至可能出现的各路探子,都认为,通州乃至整个京师,依然牢牢掌握在闯军手中。”
“我们要营造好这个迷雾,直到太子殿下亲率大军抵达京师城下。”
最后,常延龄重重说道,“此事关乎全局,至关重要!你可能明白?”
杨承祖瞬间领会了常延龄的战略意图——这是要瞒天过海,争取宝贵的时间。他重重点头:“末将明白,定将通州伪装得天衣无缝。”
“好。”常延龄满意地点点头,又补充道:“对了,接管通州后,让常威那小子立刻率领他的一千人马,返回东直门归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