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完吴富贵,朱慈烺仔细打量码头周遭。他的目光很快被那些在微光中隐约飘荡的旗帜所吸引——那上面赫然是“闯”字。
朱慈烺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赞赏,他看向杨承祖,问道:“杨将军,这码头,乃至京师城头,如今还打着闯贼旗帜?”
杨承祖连忙抱拳回道:“启禀殿下,此乃常都督的将令。常都督言,京师虽下,然外界不知,闯贼主力未灭。故令我等依旧悬挂闯旗,外松内紧,制造假象,以达到迷惑之效果,为殿下大军集结和后续部署争取时间。”
朱慈烺听罢,先是一愣,随即放声大笑,笑声畅快,充满赞许:
“哈哈哈,好,好一个常延龄,好一个‘瞒天过海’,粗中有细,心思缜密,此计大妙!如此一来,恐怕那李自成此刻还一心扑在山海关大战,浑然不知京师已换新主呢,此乃攻心之上策,常侯爷真乃帅才也。”
朱慈烺连连点头,对常延龄的这番安排极为满意。这看似简单的一招,背后是对敌我形势的精准判断,更蕴含着深远的战略眼光。
笑过之后,朱慈烺想起一事,又问杨保:“杨千户,常侯爷此刻何在?为何不见他来通州?”
杨保恭敬回道:“回殿下,常都督与高杰总兵、邓林祖总兵,以及反正归我大明的黄锭、徐标、李化熙三位将军,此刻皆在朝阳门等候殿下圣驾。”
“常都督说,京师初定,百事待举,暗流未息,他身为主将,需坐镇中枢,以防不测,故不亲至通州迎驾,特命末将向殿下请罪,并恭请殿下经朝阳门入城。”
朱慈烺闻言,心中再次一动,对常延龄的评价又高了几分——居功而不自傲,手握重兵而不忘本分,身处大喜而能持重,时刻以大局为重,此真社稷之臣也。
想着,朱慈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颔首道:“常侯爷所虑极是,京师重地,刚经剧变,确需重将坐镇。他留在朝阳门,比来通州迎驾更为妥当,何罪之有?大军即刻启程,向朝阳门方向入城。”
“末将遵命。”杨保躬身应道。
此时,后续船只上的大军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登陆,码头上人头攒动,秩序井然,这显然是一支有着极高训练水准的大军。
朱慈烺看着眼前这支属于自己的精锐之师,心中豪情万丈,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他需要立刻进行部署,确保下一步在潮白河布下天罗地网的落子,能精准有效。
目光扫过身旁将领,朱慈烺最终落在张无极身后。“张总兵。”朱慈烺唤道。
“末将在。”张无极踏前一步。
“请宋雨亭都司近前听令。”
“是。”
很快,那目光沉静的宋雨亭来到朱慈烺面前,抱拳行礼:“末将宋雨亭,参见殿下。”
朱慈烺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对于这位在济宁整军时便表现出防守才能的将领,他印象颇深。沉吟片刻,朱慈烺语气凝重:“宋都司,通州码头,乃漕运枢纽,京师门户,南北咽喉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地,不仅关系大军后勤补给畅通,更关乎情报传递、与江南联络之命脉。”
随即,朱慈烺目光炯炯地盯着宋雨亭:“孤,现命你率领五千精锐步卒,留守通州。你的任务,是给孤严防死守,确保此地万无一失。”
加重语气,朱慈烺强调道:“尤其要与锦衣卫密切配合,建立起高效的情报收集与传递网络,确保京师与外界联络畅通无阻,你可能向孤保证,守住这帝国命脉?”
宋雨亭感受到太子殿下话语中的千钧重托,胸膛一挺,眼中爆发出坚定,抱拳铿锵答道:
“禀殿下,末将宋雨亭,受殿下知遇之恩,敢不效死?末将在此立下军令状,有末将在,通州码头就在。粮道必通,讯息必达。若有一丝一毫差池,末将无需殿下动手,自当提头来见。”
“好。”朱慈烺要的就是这种决心,他重重拍了拍宋雨亭的肩膀,语气转为温和,“孤信你!不过,头还是要好好留着,孤还要你用这颗头,为大明守更多的关隘。好好干,活着完成任务。”
“末将遵命,定不负殿下重托。”宋雨亭激动地躬身领命。
安排妥通州防务,朱慈烺转向杨承祖:“杨将军,你麾下两千骑兵,乃是精锐机动力量,留守码头未免大材小用。即刻整队,随孤一同前往京师。真正属于骑兵的战场,在那边。”他指了指西方北京城的方向。
杨承祖闻言精神大振,抱拳慨然应道:“末将遵命,弟兄们早就憋足了劲,就等殿下一声令下,追随殿下扫荡群丑。”
朱慈烺满意地点点头。
此时,大军登陆已近尾声,各军将领纷纷前来禀报集结情况。
朱慈烺环视四周,看到一张张充满期待的面孔,看到肃然而立的数万雄师,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发出了命令:
“传令全军,登陆完毕者,即刻整队。”
“目标——京师朝阳门。”
“随孤,入京。”
命令一下,整个通州码头,号角低沉响起,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大军如洪流般浩浩荡荡,开始向着那座巍峨的帝都,滚滚前进。
朱慈烺翻身上马,在黄得功、张无极、冯忠、文兴邦、赵啸天、邱祖德等文武重臣的簇拥下,一马当先。杨承祖率领的两千铁骑紧随其后,再后面,是源源不断开拔的各路步卒。队伍浩浩荡荡,刀枪映着微光,向着京师朝阳门,昂首前行。
一个新的时代,正随着这位十五岁少年太子,和其带领的十万大军的马蹄声,隆隆开启。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