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延龄闻言,连忙躬身,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抱拳道:
“殿下谬赞,折煞末将了。此战能成,首功在于殿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若非殿下定下方略,信任有加,末将焉能有此机会?”
说着,常延龄转身看向众人,说道,“其次,在于高总兵、邓总兵及麾下将士用命效死,三军一心!再次,在于黄锭、徐标、李化熙诸位将军深明大义,阵前举义,史可程、吴尔埙等大人暗中策应,里应外合。”
“末将……嘿嘿,不过是个跑腿打杂的,依令而行罢了,实不敢居功!”
随即,常延龄神色一正,语气变得诚恳:“至于封赏,末将万万不敢此刻提及。大战方启,恶战未休,闯贼主力犹存,关外鞑虏虎视。末将深知,此刻绝非贪图赏赐之时。”
常延龄顿了顿,说道,“待我大明真正扫平寰宇,海内重归一统,四海升平之日,殿下再依功过簿,先行厚赏此番血战捐躯、奋勇争先的将士们。至于末将……”
说着,常延龄挺直腰板,声音带着一股骄傲与忠诚,“我常家,自开平王始,世代簪缨,蒙受皇明厚恩已二百七十余载,可谓世食明禄,国恩深重。”
“末将今日所为,不过是尽人臣之本分,报效国家于万一,岂敢再以此微末之功,向殿下讨要赏赐?但求殿下不弃,允末将继续执锐披坚,为殿下,为大明,扫清妖氛,重整河山!”
这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掷地有声,既将功劳归于上下一心,又表明了自己不求名利、只求为国尽忠的态度,尽显世家勋贵的风范与格局。
朱慈烺听罢,眼中赞赏之色更浓,他用力点点头,朗声道:“好,好一个常延龄!磊落坦荡,公忠体国,孤心甚慰!你放心,孤不会忘记任何一位有功之臣,待天下平定,必不吝重重赏赐诸位将士、臣工。”
“末将谢殿下。”常延龄躬身道。
朱慈烺又看向一旁的高杰。这位以悍勇桀骜着称的骁将,此刻在太子面前,显得格外恭顺。朱慈烺笑道:“高总兵,孤听杨保详细禀报了,此番破城,你亲率精锐,冲锋在前,斩将夺旗,悍勇无匹。更能严束部下,秋毫无犯,孤甚是满意。你的功劳,孤也记下了,日后定不负你!”
高杰闻言,心中大喜,连忙抱拳,声音洪亮:“末将不敢贪功,全赖殿下洪福,常都督指挥有方,末将愿为殿下前锋,荡平群丑,万死不辞。”
“好。”朱慈烺赞许地点头,又看向邓林祖,“邓总兵,你的白虎军,果然名不虚传,攻坚克难,锐不可当。此战之功,孤给你和你的弟兄们记下了。”
邓林祖咧嘴一笑,露出白牙,带着武夫特有的直爽:“谢殿下,跟着殿下打仗,痛快!嘿嘿,末将和弟兄们,就盼着下一仗呢!”
朱慈烺大笑,气氛愈发融洽。他目光扫过常延龄身后那些面生的将领和文官,对常延龄道:“常侯爷,快与孤引荐一下这几位功臣。”
常延龄连忙侧身,指着站在最前面三位身着甲胄的将领,郑重介绍道:“殿下,这三位,便是此次光复京师,于城内策应、立下首功的义士。”
一一指着三人,常延龄介绍道:“这位是原东直门守将、现归义将军黄锭,这位是原阜成门守将、现归义将军徐标,这位是原宣武门守将、现归义将军李化熙。”
“此次能如此顺利拿下京师九门,生擒逆酋,黄锭将军居中联络、提供布防详图,功劳尤巨!徐将军、李将军亦从中多有策应,功不可没!”
常延龄话音未落,黄锭、徐标、李化熙三人没有上前见礼,而是“扑通”一声,齐齐跪倒在地,以头触地,竟伏地痛哭起来。
黄锭哭得最为悲恸,声音嘶哑,充满了无尽的自责、羞愧:“殿下,殿下啊!末将……末将无颜面见殿下,末将罪该万死啊!”
“三月十九日,京师城破之日,末将身为守将,本该……本该战死在城门楼子上,随陛下去了的,呜呜……”
“末将无能,未能挡住闯贼,最后竟被震晕过去,醒来已成俘虏,苟活至今……末将,末将对不起陛下,对不起殿下啊!呜呜呜……”
徐标和李化熙也泣不成声,哽咽着请罪:“臣等无能,未能殉国,苟且偷生,乃至屈身事贼……虽心存明室,暗中图谋,然终是……终是有亏臣节,请殿下治罪!”
这突如其来的请罪痛哭,让现场热烈的气氛瞬间为之一凝。
所有人都看向朱慈烺,看他如何处置这三位功过交织、内心备受煎熬的降将。
朱慈烺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转为一种深沉的复杂情绪。作为穿越者,他其实能理解在这种时刻他们的抉择,有很多时候并没有对错,为了生存、为了家小……
想着,朱慈烺快步上前,走到黄锭面前,弯下腰,伸出双手,用力将这位痛哭流涕的将领从地上搀扶起来。他的动作迅速,目光直视着黄锭那已泪眼模糊的双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