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首先肯定了黄得功的判断,随即话锋陡然一转,如同利剑出鞘,寒光乍现,“然,孤以为,知其危,更要晓其机。知其不可为,更需思如何为之!眼下最关键的问题是——面对如此千古未有之危局,我军,当如何作为?如何在这死局中,杀出一条生路,扭转这倾覆之乾坤?”
这个问题,像一道闪电,劈开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厚重阴云,将所有人从恐惧和无力感中强行拉回,聚焦于当下、聚焦于自身、聚焦于可以掌控的行动之上。
朱慈烺的问题如投入深潭的重石,在死寂的堂内激起了层层涟漪。
所有将领的目光,从对未知的茫然,重新聚焦到了那幅巨大的舆图上,聚焦到了那位年轻的太子殿下身上。
短暂的沉默被打破。一直凝神静听、目光始终在舆图上逡巡的怀远侯常延龄,缓缓站起身。他走到那幅舆图前,对朱慈烺和黄得功微微颔首致意,然后伸出手指,指尖落在舆图上的一个关键节点——潮白河,尤其是那条连接东西两岸的桥梁:白河桥。
“殿下,黄都督所言,确是老成谋国之见,末将深以为然。”常延龄的声音平稳,语速不快,“兵法云,危中有机。这看似十死无生的危局之中,未必没有一线扭转乾坤的生机。”
他的手指在“白河桥”三个小字上轻轻点了点,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殿下,诸位,请看此地。”他稍稍提高了音量,“先前我等议定,若山海关有变,我军可相机而动,此地或可设伏,以为奇兵。方才经黄都督一番鞭辟入里的剖析,末将更是确信,此地,或将成为决定此番大战最终走向的关键锁钥。”
他手指沿着潮白河的走向滑动,详细解释道:“根据锦衣卫和末将麾下探子最新反复勘测回报,眼下正值春汛,潮白河上游雪水融化,加之近期雨水增多,水势大涨。原本沿河的数处浅滩渡口,如牛牧屯等处,水深已过丈,流速湍急,根本无法徒涉,更无法通行大队人马辎重。”
随即,常延龄的手指敲了敲白河桥的位置,“这座白河桥,因此已成为蓟辽官道上跨越潮白河的唯一可通行重物的咽喉通道。”
常延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道:“末将以为,无论山海关战事如何发展,李自成是惨胜、小胜,或是战败溃退;亦或是其身后那所谓的‘追兵’,无论是吴三桂的关宁军,还是多尔衮的清军,山海关之战后,其都必会西进,直取京师,而要从山海关带大军尽快进入京师,此地,白河桥一带,都是他们无可回避的必经之路!”
说到这里,常延龄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战略设想:“我等是否可以,按照之前初步的构思,提前行动,秘密破坏此桥?再提前撤走沿岸所有渡船,让大军无法快速通行潮白河,聚集在此。”
常延龄继续推演,思路越发清晰:“届时,李自成溃兵若蜂拥至此,欲渡河西遁,却发现咽喉要道已断,他们必将陷入混乱,欲重新架设浮桥?谈何容易,水流湍急,缺乏材料工具,岂是顷刻可成?必然耽搁时间。欲寻找船只?而我军,早已提前将沿岸方圆数里内,所有大小船只、渡筏,甚至能用于扎筏的木材,尽数收缴、凿沉。”
越说,常延龄语气越是坚定:“如此一来,其大军必被死死阻滞于此,诸位试想一下,其大军,步卒、骑兵、粮草、伤员……都将拥堵在潮白河东岸,紧急重新铺设桥梁,或者缓慢骑马涉河,这耽搁的时间,少则半日,多则一两天,这宝贵的时间,足以让其身后追兵,无论是急于抢功的吴三桂,还是那多尔衮,追上他们,并完成攻击部署。”
常延龄最后重重一拳,虚砸在舆图上的白河桥位置,声音带着兴奋:“届时,前有潮白河阻路,后有虎狼追杀,李自成军心必然彻底崩溃,指挥失灵,人马自相践踏,乱作一团,而我大军……”
他的手指划向潮白河两岸,那大片被标注为芦苇荡、柳林和沼泽的区域,说道,“我大军,则可提前数日,秘密运动,隐蔽于此,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忽然,常延龄咧嘴冷笑,恶狠狠说道,“待其两虎相争,杀得精疲力尽,血流成河之际,我再伏兵尽出,三军并用,雷霆一击!嘿嘿,必可收以少胜多、事半功倍之奇效,甚至有望在此重创乃至全歼闯贼主力,并趁势重挫尾随而至的关宁军和东虏锐气。”
“妙,妙啊,此计大妙!”朱慈烺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猛地一击掌,声音充满激赏,“常侯爷此计,真乃神来之笔,化被动为主动,变潮白河为绞索,借敌之力以破敌,将山海关之危,转化为我潮白河之胜机。如此一来,这潮白河畔,就成了我等精心布置的天罗地网!”
张无极也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抚掌道:“极是,极是!若真能如此,在此地一举扳回局面,绝非虚妄。”
但张无极身为宿将,谨慎已成习惯,随即又露出一丝忧色,抱拳道:“不过殿下,常侯爷此计虽妙,然成败之第一关键,确如末将方才所虑,在于我军埋伏能否真正做到万无一失的隐蔽。近十万人马,绝非小数目,调动、潜伏、日常饮食、马匹控制,皆需极度谨慎。一旦被敌军提前察觉,哪怕只是蛛丝马迹,必将前功尽弃,反遭灭顶之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