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这分析……太对了!”他脸上带着兴奋的红光,大步走到舆图前,指着山海关,“末将是个粗人,但也跟鞑子打了十几年交道,那多尔衮狗贼,确实就是这么个奸诈狡猾、从不冲动的主儿,他干啥事都留着后手,比狼还狡诈,极其凶狠奸猾,不好对付。”
邓林祖努力学着太子的思维,瓮声瓮气地继续说道:“末将刚才也琢磨了,站到那多尔衮的角度想,他打下山海关后,确实没啥后顾之忧啊。”他也掰着手指头数起来,“您看,整个辽东,早就被他们鞑子占得差不多了。漠南蒙古那些部落,科尔沁、察哈尔剩下的,估计也都跟着他出兵了,成了他的狗腿子。可以说,山海关屁股后面,安全得很,多尔衮绝无任何担忧的必要。”
越说越顺,邓林祖眼睛发亮,说道:“所以,末将以为,多尔衮这厮肯定放心大胆地派主力往西打!山海关这地方,按鞑子的习惯,绝不会留太多人,绝不会的。他们一贯都是主力继续攻打,只留少数文弱留守。按着末将想,他顶多放点二线的汉军旗或老弱兵员看着山海关,主力肯定要往京师这边扎进来,抢地盘,抢钱粮,抢女人,这也是鞑子一贯战法作风,他们没有军饷,全靠这些劫掠。其他的,嗯,嘿嘿……”
说到后面,邓林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末将就是个直肠子,瞎想的,殿下和诸位将军别见笑。”
他这番憨直却一针见血的补充,顿时让堂内原本紧张的气氛轻松了不少。几位将领忍不住露出了笑意,连一向严肃的黄得功也嘴角微扬。
朱慈烺闻言,哈哈一笑,走上前重重拍了拍邓林祖结实的肩膀,语气带着由衷的赞许:“邓总兵过谦了,你这哪里是瞎想?你这分明是沙场老将的直觉,一语中的啊!你所说的,正是孤方才思虑的关键。”
邓林祖瞪大眼睛,又惊又喜:“殿下?莫非……末将真蒙对了?”
“对,完全正确!”朱慈烺重重点头,目光扫向众人,语气肯定,“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山海关!除了潮白河那张网,山海关本身,以及其背后的广阔区域,还蕴藏着我等莫大的机遇和操作空间。”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再次聚焦,充满了期待。他们太熟悉这种感觉了——每当太子殿下眼中闪现这种光芒,透出这种语气,必定有惊人的布局即将揭晓。
朱慈烺踱步到舆图前,手指先点在山海关上,然后骤然向西南移动,划过一片蓝色的海域,最终重重地落在了天津卫沿海——大沽口。
大沽口,瞬间点燃了众人的情绪,常延龄、黄得功等反应快的将领,眼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他们几乎立刻就明白了太子的意图。
“殿下!您是说……水师?”常延龄失声问道,声音亢奋。
“正是,水师!”朱慈烺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兴奋,“诸位可还记得,离京之前,孤已密令天津巡抚冯元飏、总兵曹友义,于大沽口整顿水师,集结兵力?那步棋子,现在可以用了。”
朱慈烺手指用力地点在大沽口的位置:“根据最新密报,冯巡抚与曹总兵已不负孤望,在大沽口一带,已聚集了近三万水陆兵马,战船、粮草亦有储备。”
紧接着,朱慈烺的手指再次移动,沿着海岸线向南,划过了登州、莱州,最终停在威海卫一带:“还有登莱巡抚曾化龙、总兵曾樱处,登莱水师,乃我大明北方精锐,虽经动荡,根基犹在。”
朱慈烺目光如炬,扫视众人,说出了那个大胆至极的计划:“诸位!若我等对多尔衮行动的判断无误,其主力西进,山海关必然空虚。那么,我等为何不能出其不意,利用水师之利,跨海直击,趁机,直接夺回山海关?”
“甚至……甚至,若我部在潮白河能成功截杀多尔衮主力,重挫其军,那,我军甚至可以趁机出山海关,往宁远卫,甚至义州、广宁卫,乃至海州等地前出,逐步重新经略辽东,压制东虏鞑子的空间!”
众人听完,都满是亢奋,纷纷点头,死死地盯着山海关外那片舆图。张无极兴奋地抱拳道:“若果真如此,我大明在辽东的局势,瞬间便可向好起来。”
朱慈烺点点头,抬头扫视众人,详细部署起来:“诸位,既如此,时间紧迫,不多耽搁,孤立刻写信,传孤令旨——”
“令大沽口曹友义总兵,亲率一万五千水师精锐,搭乘战船,即刻启航,昼夜兼程,直扑山海关。大沽口至山海关海路不远,一切顺利的话,两日之内,必可抵达。”
“同时,令登莱曾樱总兵,速率五千水师,多载粮草、火药、箭矢等补给物资,随后出发,前往山海关,与曹总兵汇合,负责后勤支援与巩固城防。”
朱慈烺运筹帷幄,说道:“如此一来,当多尔衮主力深陷永平、蓟州一带,正做着席卷京师美梦之时,我等已悄然扼住了他的咽喉要道,山海关一旦易手,多尔衮大军便成瓮中之鳖,前有京师坚城(和我军主力),后路被断,粮草不济,军心必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