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日,巳时初刻(上午九时许),北京城,太仆寺旁,侯恂临时寓所正堂内,空气中弥漫着上好龙井茶的清香。
侯恂的情绪在朱慈烺安抚下,已逐渐平复,虽眼眶依旧泛红,面容带着憔悴,但那双眼眸中,已重新燃起了那个年代属于士大夫的责任感,他坐在座位上,双手捧着温热的茶盏,内心逐渐开始暖和起来。
朱慈烺坐在主位,神色平和,目光扫过堂内众人,最后落在侯恂身上,他抬手指了一下侍立在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赵啸天,语气轻松地介绍道:
“对了,侯大人,孤还未曾为你引见。”朱慈烺微微一笑,“这位,是赵啸天,赵指挥使。或许侯大人未曾听闻其名,但啸天于孤,于大明,却有擎天保驾之天功。”
朱慈烺的语气带着肯定:“赵啸天原是运河兴漕帮的总舵主,江湖豪杰,义薄云天。当日京师骤变,孤与慈炯、慈炤仓皇南奔,前途渺茫,险象环生。全赖赵啸天率领兴漕帮众弟兄,不惜代价,沿途护送,水路陆路,历经艰险,方得平安抵达济宁。”
缓了缓,朱慈烺说道,“而后,孤才在济宁整军经武,赵啸天及其麾下精锐,亦成为孤之臂助,现掌锦衣卫事,负责侦缉、护卫重任。可谓于危难之际,方显忠义本色。”
这番介绍,语气平和,将赵啸天的出身、功绩清晰地勾勒出来,其中,更是直接点明了赵啸天与太子殿下非同寻常的信任关系——过命的交情。
侯恂闻言,脸上立刻露出肃然起敬的神色。他连忙放下茶盏,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朝着赵啸天,躬身郑重行了一个大礼,声音带着敬意:
“赵指挥使,高义薄云,忠勇可嘉。老臣在此,真心谢过指挥使救护殿下之天恩,护驾之无上天功,”说到动情处,他的声音再次哽咽,“若非指挥使及兴漕帮义士们仗义出手,我大明国本,恐将,恐将……不堪设想啊,老臣感激不尽。”
赵啸天虽如今身居高位,但面对侯恂这等曾居督师之位的重臣如此郑重礼谢,也不敢怠慢。他立刻踏前一步,抱拳躬身还礼,声音洪亮坦诚,带着江湖人的直率:
“侯大人言重了,折煞末将了。”他直起身,虎目中光芒炯炯,“啸天不过一介粗人,江湖草莽,蒙殿下不弃,授以重任。所为之事,不过遵循本心。”
想了想,赵啸天补充道,“知恩图报,乃江湖铁律;忠君爱国,更是男儿本分。俺赵啸天,生是大明人,死亦必做大明的鬼!要让俺像那些没骨头的软蛋一样投,降鞑子、降流寇?嘿,门都没有,那还不如脑袋咕噜滚了,死了算了嘿嘿。”
顿了顿,赵啸天语气加重,说道:“侯大人,俺读书不多,讲不出岳武穆爷爷‘精忠报国’那样文绉绉的大道理,但这句话,俺刻在心里呢!殿下信重,将士用命,俺赵啸天这条命,就卖给殿下,给我大明了。”
说完,赵啸天重重拍了好几下胸脯。
这番毫不矫饰的话语,充满了江湖豪侠的赤诚,让侯恂听得心潮澎湃。他重重颔首,眼中满是激赏:“赵指挥使所言,字字珠玑,句句在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需赵指挥使这般忠义之士,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老夫,敬佩之至!”说着,再次抱拳一揖。
赵啸天连忙摆手:“侯大人快别如此,俺们这些粗人,更佩服您这样的老大人。身陷牢狱,刀架脖子,硬骨头不弯,打死不降贼!嘿,俺赵啸天看来,这才是真读书人的气节,俺老赵和弟兄们,打心眼里服气侯大人。”
看着这一文一武,一老一壮,两位背景迥异却同样忠贞不二的臣子相互敬重,朱慈烺心中欣慰,插话道:“好了,二位皆是我大明栋梁,孤之股肱,就不必如此客套谦让了。都请坐回,坐下说话。”
待二人重新落座,堂内气氛更加融洽。朱慈烺目光温和地看向侯恂,问道:“侯大人,眼下住处、用度可还周全?有何需求,不必顾忌,尽管对孤直言。你现今最要紧的,是好生将养身子,日后还有重任需倚仗老大人。”
侯恂连忙起身,躬身回道:“谢殿下关怀!常侯爷安排极为周到,张大田将军照料细致,一应物品皆已备齐,老臣并无短缺。身子骨虽经磨难,却也无甚大碍,将息几日便可。”他顿了顿,脸上露出决然,说道,“殿下,老臣确有一事,思忖已久,恳请殿下准允。”
“哦?侯大人请讲。”朱慈烺示意他直言。
侯恂点点头,起身,快步走到一旁书房,迅速取出一封墨迹干透、信封严谨的火漆密信,双手捧着,回到朱慈烺面前,深深一躬,将信呈上,语气恳切郑重:
“殿下,老臣昨日闻听殿下率王师光复京师,欣喜若狂,夜不能寐!思前想后,自觉如今能为殿下、为大明略尽绵力之事,首在武昌宁南伯左良玉处!”
听到“左良玉”,朱慈烺心里一震,这正是他现在最想侯恂做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