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落在地图上的红圈边缘,胡万三的船队已消失在南线海平线。陈墨没有回房,他站在窗前,手指轻敲案角。亲卫递来的情报写着雁门关外截获真币的消息,他看完便放下。
药炉的火还在烧。
李青萝坐在密室中央,七盏小火围成一圈,药气弥漫。她双眼失明,脸上却无惧色。指尖划过药碗边缘,她能感觉到温度的变化。最后一次试药的人倒下了,心口发冷,呼吸断续。她知道时间不多。
她把耳坠里的药丸取出来碾碎,混进新调的药液。这是最后一份解药样本。她想起陈墨说过的话:“我们争的不是地盘,是活路。”她改了配方,不再追求速效,而是让药性缓慢释放,用糯米浆裹住核心,确保牧民长期饮用也不会伤身。
药成时,天还未亮。
她将药粉分装入十只陶瓶,封口贴上盲文标记。助手进来接过药瓶,脚步急促。她没说话,只点了点头。人走后,她靠在椅背上,手仍抓着记录册,写完最后一行字便昏睡过去。
药瓶被送往阴山。
慕容雪在暴风雪中等了三天。她带着连弩队埋伏在山谷两侧,齿轮机关早已架好。她下令将药水溶入羊皮囊的净水中,伪装成溃兵遗弃的补给,故意留在突厥巡逻必经之路。
风雪太大,敌人迟了一天才出现。
一队骑兵发现了那些水囊,抢夺后带走。慕容雪没有追击。她知道他们会把水带回营地。她下令主力绕行暗渠,直插草原中部水源地。队伍行进艰难,但没人停下。
她们在黎明前抵达。
河流上游结冰,下游仍有流动。她们将剩下的药水倒入河中,用竹管引导流向。药液随水流扩散,无声无息。慕容雪立于岸边,看着水流向远方,然后转身下令撤退。
她留下一组机关哨,藏在岩石缝隙里,可自动发射信号箭示警。自己带人返回阴山前哨。临走前,她回头望了一眼王庭方向,雪峰耸立,不见人影。
药水开始起效。
草原上的牧民接连病倒,腹痛、呕血、神志不清。有人说是陈墨下的毒,也有人说这是天罚。当第一批人喝下从劫掠商队得来的水后,症状竟慢慢缓解。两日内,数十人恢复体力,能站能走。
消息传开,更多人抢着要这种水。
可汗震怒。他怀疑这是阴谋,命人彻查水源。就在这时,河面漂来了尸体。
十几具,全绑着布条,顺流而下。每具尸体胸口都钉着一封密信。守河的士兵捞起一看,信上写的是三皇子与可汗合谋的全过程——如何用断肠草污染粮道,如何借假币引发混乱,又如何计划以毒控民,趁乱夺权。
信件内容详实,连密会时间、地点、接头暗号都有。
可汗看完,脸色大变。他认得其中几人的笔迹,那是他亲自派去联络三皇子的心腹。如今这些人死了,信却被送到了这里。
他下令封锁消息。
但已经晚了。牧民们围着河边,看着浮尸,听着宣读的信件内容。有人开始质问部落首领为何隐瞒真相。一个老妇抱着孙儿哭喊:“你们拿孩子试毒,现在又想赖给别人?”
骚乱从河边蔓延到营帐区。
胡万三站在河对岸的高坡上,亲眼看着这一切发生。他右眼蒙着黑布,手里握着染血的旗帜。这是他早先准备好的局——按陈墨的命令,他率一支老弱商队北上,携带少量药水,途中故意泄露行踪,引突厥小队劫掠。
他知道那些水会被当成战利品运回营地。
他也知道,一旦药效显现,人们就会追问来源。而那些浮尸和密信,正是答案。
他看着牧民捧水痛饮,看着他们发现尸体后的震惊与愤怒,看着部落之间开始互相指责。他没有动,只是静静站着。
太阳升到头顶时,他抬手,下令升起旗帜。
那是一面残破的布旗,曾是李玄策的帅旗。后来李玄策败逃,被斩首于庐州城外,这面旗就被浸在了他的血里。如今它被重新缝补,挂在长杆顶端,在风中展开。
旗帜猎猎作响,指向王庭金帐的方向。
河面上,药香与腐臭交织。水流不停,密信继续漂来。一名孩童捡起一封信,递给父亲。那人打开看了一眼,脸色骤变,猛地抬头看向对岸。
胡万三仍站在那里,手扶旗杆,目光平视前方。
下游一处营帐内,一名士兵正给同伴喂水。那人喝了半碗,忽然捂住肚子干呕。同伴慌了,以为是中毒复发。可片刻后,那人喘过气,摇头说:“不是毒……是药劲上来了,我感觉力气在回来。”
旁边老兵盯着水囊看了很久,低声说:“这水……救了我们。”
话音未落,外面传来喧哗。有人喊:“河里又有尸体!还带着信!”
帐篷掀开,几个人冲出去查看。老兵把水囊收进怀里,跟着跑了出去。
王庭议事厅内,可汗一掌拍碎了桌角。他面前跪着两名将领,低头不语。
“谁放这些信进来的?”他吼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