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酒馆开张,门可罗雀
夜色深沉,小院里那股霸道的酒香早已散去,只余下空荡荡的米缸和两人饥肠辘辘的肚子。
小翠坐在灶台前,看着熄灭的灶膛,神情有些黯然。她相信姜宇,可眼前的困境,是实实在在的。
姜宇将那罐珍贵的烈酒封好,仿佛那不是酒,而是通往未来的钥匙。他回头,看到小翠的模样,心中微动,却没有多说什么安慰的话。
第二天一早,天还未亮,院门就被敲响了。
来人是王伯,他眼圈发黑,神情亢奋,显然是一夜未眠。一见到姜宇,便拉着他的手,急切地问新酒的事情。
姜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王伯请进屋,倒了一杯热水。
“王伯,不瞒您说,小子现在身无分文,连明天的米都买不起了,实在是没钱再去置办酿酒的材料。”姜宇面露难色,话说得半真半假。
王伯一愣,随即一拍大腿:“钱?这算什么事!”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直接塞到姜宇手里,“这里是一千钱,你先拿去用!只要能再喝到一口你那神仙酿,老朽这点积蓄算什么!”
姜宇推辞了一番,最终还是“勉为其难”地收下了。他知道,这不是施舍,而是一笔投资。他从那珍贵的原酒里,分出极小的一份,装在一个小小的竹筒里,递给了王伯。
“王伯,这是最后一点了。您这钱,算是我借的,待我酒馆开张,一定加倍奉还。”
王伯如获至宝地接过竹筒,拔开塞子闻了一下,顿时满脸通红,连连摆手:“不不不,能得此佳酿,是老朽占了天大的便宜!小友,你的铺子何时开张?老朽第一个去捧场!”
“三日之后。”姜宇给出了一个确切的答复。
送走王伯,姜宇掂了掂手里的钱袋。一千钱,不多,但足够了。
接下来的三天,姜宇和小翠几乎是连轴转。
他们没有请任何工匠,所有的活都自己干。姜宇用王伯的钱,买了最基础的米、粮、木炭,又去市场淘换了一些便宜的木板和石灰。
他先是把“刘家老店”那块死气沉沉的招牌给拆了下来,换上一块新木板,亲手用木炭写上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醉仙居。字迹谈不上多好,却透着一股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洒脱与不羁。
小翠则负责内里。她将店里所有的桌椅板凳都搬到街上,用井水一遍遍地擦洗,直到那些油腻的桌面能映出人影。蛛网被扫去,积年的灰尘被清理干净,破损的窗户用新买的麻纸糊好。
当最后一缕阳光从干净的窗棂透进来时,整个酒肆焕然一新。虽然陈设依旧简陋,却干净、整洁、明亮,与之前那副行将就木的模样判若两人。
开张那天,姜宇特意换上了一件半新不旧的青色短衫,小翠也穿上了她唯一一件没有补丁的衣裙,脸上带着紧张而又兴奋的红晕。
店堂中央的方桌上,摆着一个半人高的大酒坛,用红布封着口,正是这几日新酿出来的烈酒。按照姜宇的估算,这一坛酒,至少能卖出五千钱。
“开张了!”
随着姜宇一声不算响亮的吆喝,醉仙居正式开门迎客。
巷子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斜对面的“张记酒家”门口,酒客进进出出,划拳行令之声不绝于耳。可那喧嚣,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隔开,没有一丝一毫飘进醉仙居。
一整个上午,醉仙居的门口,只有偶尔路过的人,会好奇地朝里面张望一眼。他们看到了崭新的招牌,看到了干净的店堂,也看到了坐在柜台后面,那个面容年轻得有些过分的掌柜。
然后,他们便摇摇头,转身走进了更熟悉的张记,或者其他老字号。
“刘家老店换东家了啊,看着倒是干净。”
“一个毛头小子开的店,酒能好喝到哪去?别是兑水的吧。”
“走走走,去张记,他家的三碗不过岗还是那个味儿!”
零星的议论声飘进店里,小翠脸上的笑容渐渐有些挂不住了。她不停地用抹布擦拭着本就一尘不染的桌面,眼睛却总是不由自主地瞟向门口。
姜宇却像是没听见一般,稳稳地坐在柜台后,手里拿着一块木头,用一把小刻刀,不紧不慢地雕刻着什么,神情专注,仿佛这冷清的生意与他无关。
日头渐渐偏西,晚市的黄金时段到了,巷子里的人流更多了。可醉仙居里,依旧只有姜宇和小翠两个人,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
一只黄色的土狗溜达到门口,探头探脑地往里瞅了瞅,似乎也觉得太过冷清,没什么油水可捞,打了个哈欠,摇着尾巴跑开了。
小翠的心,随着那只狗的离去,也沉了下去。
她想起前几日街坊邻居闻到酒香时的狂热,想起王伯那副如痴如醉的模样。她以为,只要开张,客人一定会蜂拥而至。可现实,却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
第一天,就这么在死寂中结束了。
晚上收了铺子,回到小院,小翠默默地做着饭,一句话也没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争霸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争霸江山美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