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备纸笔。”
姜宇的声音并不响,却像一柄重锤,狠狠砸在郭嘉和典韦的心湖上。
“我要给周公瑾,送一份大礼。”
营帐内,炭火发出的“噼啪”声清晰可闻。
典韦的大脑还停留在上一刻的震惊中,他完全无法理解,这风向之事,主公是如何得知的?这简直比军师的鬼神之策还要离奇。
而郭嘉,那双总是半眯着的、仿佛对世间万物都提不起兴趣的眸子,此刻却完全睁开了。他没有立刻去拿纸笔,而是从软榻上缓缓坐直了身体,那件厚实的熊皮毯子从他瘦削的肩头滑落。
他盯着姜宇,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将姜宇的灵魂从里到外剖开来看个清楚。
“主公是如何得知的?”
他问得直接,没有丝毫委婉。这不是质疑,而是一个顶级谋士对未知变数最本能的探求。他可以接受主公有秘密,但这个秘密,此刻已经成了整个棋局最关键的胜负手,他必须知道其根源,才能判断其可靠性,才能基于此做出最精准的谋划。
姜宇迎着他的目光,没有回避。
他当然不能说出系统的存在。他沉默了片刻,像是在组织语言,然后走到那幅巨大的舆图前,手指轻轻点在了乌林的位置。
“奉孝,你还记得我曾与你说过,我年少时,曾遇一异人吗?”
郭嘉眉头微挑,他记得。那是当初在许都破庙,姜宇为了解释自己为何懂那么多奇闻异事,随口编造的一个理由。当时他只当是托词,并未深究。
“那位异人,所授我的,并非只有诗词商贾之道。”姜宇的声音变得有些悠远,带着一种刻意营造出的神秘感,“他曾教我一种‘望气之术’。”
“望气之术?”郭嘉的眼神里,怀疑之色更浓。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他向来是不信的。
“非是望人旦夕祸福,而是望天地之气。”姜宇转过身,看着郭嘉,神情无比认真,“自大军抵达这江岸,我每日都在观察。这江面上的雾气,看似日日相同,实则每日午时,其聚散的形态都有细微变化。还有江心的水流,看似平稳,但水下的暗涌,却在悄然改变方向。”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尤其是今日,大雾锁江,看似静止,实则乃是西北风与东南风在此地交汇、角力,所形成的短暂平衡。西北风已是强弩之末,而东南之气,正在水下积蓄,即将喷薄而出。”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那些所谓的观察,是他结合后世的一些气象学知识,临时编造出来的理论。听起来玄之又玄,却又似乎抓住了某些规律,让人难以辩驳。
郭嘉沉默了。他死死地盯着姜宇,试图从他脸上找出一丝一毫的心虚或编造的痕迹。
然而,没有。
姜宇的眼神,平静、坦然,充满了强大的自信。那种自信,不是源于谎言,而是源于对结果的绝对掌控。
郭嘉忽然笑了。
他笑得有些虚弱,还带着几声咳嗽,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好一个‘望气之术’。”他重新斜靠回去,拉过毯子盖在腿上,语气恢复了那份懒散,“既然主公能断天时,嘉,便为主公谋人事。”
他不再追问。
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有时候不需要把话说透。他知道,姜宇有自己的秘密,一个远比“望气之术”更惊人的秘密。但那又如何?自己效忠的,是姜宇这个人,是他的雄才大略,是他那份知人善任的胸襟。只要这个秘密能为主公所用,能助他们成就霸业,那这秘密的来源,便不重要。
他选择相信。
“主公想送给周郎的这份大礼,恐怕不是那么好送的。”郭嘉很快进入了军师的角色,“我们身在曹营,一举一动都在校事府的监视之下。如何将消息,精准、隐秘、且不引火烧身地送到对岸,是个难题。”
“这便是我要与你商议的。”姜宇走到桌案前,亲自研墨,“消息,必须送。曹操败得越惨,我们接下来的机会才越大。这把火,我们不仅不能阻止,还要在后面,悄悄地再添上一把柴。”
“至于如何送……”姜宇看向郭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份功劳,这份‘预知天机’的偌大名声,我打算,送给奉孝你。”
郭嘉一愣。
“我?”
“不错。”姜宇拿起笔,饱蘸浓墨,“我乃曹操的女婿,驸马都尉。由我向周瑜传递消息,无论如何都说不通,只会引来双方的猜忌。但奉孝你不同。”
姜宇的目光在郭嘉身上转了一圈:“你如今在曹营,只是一个无官无职的白身,是我帐下的清客。一个心怀汉室,不忍见生灵涂炭,于是‘夜观天象’,算得天机,不愿曹军一家独大,故而提点江东的世外高人……这个身份,岂不比我合适得多?”
郭嘉听着姜宇的描述,先是愕然,随即抚掌大笑,笑得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
“咳咳……主公,你这是……咳……这是要把我郭奉孝,塑造成第二个诸葛孔明啊!”他擦了擦嘴角咳出的血丝,眼中却满是兴奋的光芒,“借东风,好,好一个借东风之名!此计甚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争霸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争霸江山美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