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渊的计策,进行得异常顺利。
很快,京城里就悄然流传起一些风言风语。
“听说了吗?咱们那位监国太子,处理国家大事,都得去问太子妃呢!”
“哪个太子妃?就是凤仪殿里那个‘疯’了的?”
“可不是嘛!据说太子妃会‘神算’,太子殿下每次遇到难题,只要去她的菜园子逛一圈,听几句疯话,回来就有主意了!”
“真的假的?这么说,咱们大周朝,现在是‘疯后’当国了?哈哈哈!”
这些流言,一开始只是在市井之间流传,但很快,就传进了文武百官的耳朵里。
一些清流言官,更是借题发挥,上书称颂:“太子妃殿下,身在东宫,心系社稷,虽言行偶有不羁,然其智比天高,堪为女中尧舜。臣请殿下,多纳贤妻之言,以安天下!”
这些奏折,明着是称颂,暗地里,却是在把李承稷架在火上烤。
李承稷看着这些奏折,气得浑身发抖。
他知道,这是有人在背后搞鬼!是谁?皇后?还是他那个不甘寂寞的好弟弟,李承渊?
他们以为用这种方式,就能离间他和范柔柔?就能让他恼羞成怒,去处置范柔柔?
天真!
可愤怒归愤怒,他心里那根刺,确实被扎得更深了。
他李承稷,天潢贵胄,未来的九五之尊,竟然要靠一个女人的“疯话”来治理国家?
这传出去,他还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
他心中憋着一股邪火,无处发泄。偏偏在这个时候,又一件大事摆在了他的面前——税改。
大周朝的税制,沿用百年,早已弊病丛生。税种繁多,税率混乱,地方官吏上下其手,百姓苦不堪言。
平叛之后,李承稷就想对税制进行改革。他召集了户部和朝中重臣,商议了数月,却始终拿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有的主张“并税”,将所有杂税合并为一,按田亩征收。这能简化程序,却无法解决富户隐匿田产、贫户负担过重的问题。
有的主张“摊丁入亩”,将人头税摊入田亩税中。这能减轻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却会遭到拥有大量土地的士绅阶层的激烈反对。
双方争执不下,李承稷也迟迟无法决断。
这天,他又是烦躁不堪,处理完政务,习惯性地又往凤仪殿走去。
他一边走,一边在心里骂自己没出息。明知道有人在拿他和范柔柔的事做文章,他还偏要往上凑。
可他控制不住。他就是想去看看,看看那个女人,是不是又能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当他走到凤仪殿时,发现今天的菜园子格外热闹。
范柔柔竟然在她的“自耕园”里,办了个什么“丰收节”。
她不仅邀请了东宫里所有的宫人,还破天荒地,从宫外请来了一些真正的农夫农妇。
此刻,她正站在一个用木板搭起的高台上,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粗布衣,手里拿着一个大喇叭(用纸卷的),像个唱大戏的戏子一样,高声“演讲”。
“乡亲们!宫里的姐妹们!今天,是咱们凤仪殿第一届‘萝卜丰收节’!”
台下,宫人和农人们混坐在一起,人手一个大萝卜,啃得咔嚓作响,气氛热烈得像过年。
李承稷躲在暗处,看着这荒诞的一幕,眼角直抽抽。
只听范柔柔继续用她那“疯疯癫癫”的语调喊道:“今天,咱们不谈别的,就谈谈种地和交税!”
李承稷的心,咯噔一下。
“我问你们!”范柔柔举起一个啃了一半的萝卜,“咱们辛辛苦苦种地,收了一百斤粮食,交三十斤税,剩下的七十斤,够不够咱们老婆孩子吃饱穿暖?”
台下的农人们互相看了看,一个胆大的老农喊道:“回娘娘,要是年景好,勉强够!”
“好!那要是交五十斤呢?”范柔柔又问。
老农的脸立刻垮了下来,苦着脸说:“那……那就得勒紧裤腰带了。家里孩子多,就得有饿肚子的了。”
“那要是交七十斤呢?!”范柔柔的声音陡然拔高。
“那还活不活了?!”另一个农妇尖声叫道,“那不是逼着我们卖儿卖女,去当流民吗?!”
“说得好!”范柔柔将萝卜往台上一顿,大声说道,“所以说,这税,不是官老爷想收多少,就能收多少的!得看咱们地里长了多少,得看老天爷给不给脸!”
“要是丰收年,地里打的粮食多,咱们多交点,支援国家,没问题!可要是遭了灾,地里颗粒无收,官府还按老规矩来收税,那不是逼着咱们去造反吗?!”
她这话说得实在太大胆,连那些农人都吓得不敢接话了。
范柔柔却毫不在意,她叉着腰,像个骂街的泼妇,对着空气喊道:“所以,我跟你们说,那个什么狗屁税改,吵来吵去,都是瞎吵!最简单的法子,就是‘看天吃饭’!”
“丰年多收,灾年少收,没收成就免了!官府和百姓,有钱一起赚,有难一起当!这天下,才能太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疯批太子妃要摆烂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疯批太子妃要摆烂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