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东宫。
凤仪殿后的“自耕园”里,一片生机盎然。
秋日的阳光温暖而不灼人,洒在一排排整齐的菜畦上。青翠的萝卜缨子在风中摇曳,火红的辣椒挂在枝头,还有几株晚熟的黄瓜,依旧不屈不挠地攀爬在竹架上。
范柔柔穿着一身宽松舒适的粗布衣裳,正蹲在菜畦边,小心翼翼地给一株新种下的药草松土。
她的动作很慢,很轻,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珍惜和爱护。
小桃和李嬷嬷站在不远处,看着自家小姐,脸上都带着既心疼又欣慰的笑容。
北境的消息,像雪片一样,一日三遍地传回京城。
从太子颁布“抚慰令”开始,整个朝堂就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北境的最终结果。
有人认为太子此举太过软弱,是妇人之仁,只会助长李承瑞的嚣张气焰。
有人则觉得此计甚妙,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策。
但更多的人,是看不懂。
他们想不通,一向以冷酷着称的太子,为何会突然变得如此“仁慈”?他们更想不通,国库并不宽裕,太子从哪里变出那二十万石粮食的?
直到第二封“恩赏令”的内容传回京城,整个朝堂,彻底炸了。
“神种!土豆!”
“亩产数倍于粟米!”
“北境大军,粮草自足!”
当这些字眼从传旨的官员口中念出时,满朝文武,无论老臣还是新贵,全都惊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们终于明白了!
他们终于明白太子的底气何在了!
原来,真正的杀招,在这里!
原来,太子殿下,早已为大周,为天下,种下了一个天大的希望!
一时间,朝堂之上,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
“太子殿下,天纵奇才!此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啊!”
“神种天降,此乃祥瑞!是我大周当兴之兆!”
“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便平定十万叛军!太子殿下之谋略,古之名将,亦有不及!”
李承稷的声望,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而作为这一切的幕后推手,范柔柔却仿佛置身事外。
她依旧每日侍弄她的菜园子,听着外面的风风雨雨,心中平静如水。
她知道,李承稷赢了。
也知道,自己,赢了。
前世,为了平定九王爷的叛乱,朝廷付出了何等惨烈的代价?
无数的士兵战死沙场,国库被消耗一空,民不聊生。她的兄长范清源,也是在那一场场的血战中,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渊。
而这一世,一切都改变了。
没有血流成河,没有生灵涂炭。
一场天大的祸事,被几颗圆滚滚的土豆,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她的兄长,不仅毫发无伤,还作为“监军”,风风光光地去收拾残局,立下了不世之功。
这就够了。
对她来说,这就够了。
“小姐,范小将军的信!”小桃举着一封家书,快步跑了过来,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范柔柔直起身子,接过信,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小心翼翼地展开。
是兄长范清源的笔迹,字里行间,充满了激动和敬畏。
信中,他详细描述了北境的最后时刻。
他写了李承瑞的十万大军是如何在两道圣旨面前,土崩瓦解。
他写了那些饥饿的士兵,在领到粮食和路费时,是如何的喜极而泣,高呼太子圣明。
他写了九王爷李承瑞,在看到太子那封“土豆熟了”的亲笔信后,是如何的疯癫崩溃,彻底垮掉。
信的最后,范清源用一种近乎朝圣的语气写道:
“柔柔,兄长如今方知,你所言‘神种’,是何等的神物!它不仅能填饱肚子,更能杀人于无形,平定天下!兄长在北境,亲眼见到那堆积如山的土豆,亲口尝到那软糯香甜的滋味,方知你为范家,为大周,立下了何等奇功!兄长不日即将回京,届时,定要听你,好好讲讲这土豆的故事!”
范柔柔看着信,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她仿佛能看到,她那个正直、勇敢的兄长,在看到土豆丰收时,那副震惊而又狂喜的模样。
真好。
这一世,他不用再战死沙场了。
他会平安归来,封侯拜将,娶妻生子,安安稳稳地,过完这一生。
她将信纸小心地折好,收入怀中。
“小姐,您说,太子殿下会怎么赏您呢?”小桃在一旁好奇地问道,“您可是立了天大的功劳呢!”
范柔柔笑了笑,摇了摇头:“我不要什么赏赐。”
她蹲下身,继续侍弄她的药草,语气平淡:“只要我的菜园子还在,只要我爹和我哥都平平安安的,比什么赏赐都强。”
对她来说,权势、荣耀,都如过眼云烟。
只有这片能让她自由呼吸的土地,和家人的平安,才是她真正在乎的东西。
她正想着,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疯批太子妃要摆烂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疯批太子妃要摆烂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