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要在京郊圈上百亩地,给太子妃娘娘“种着玩”的消息,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朝堂。
这一下,不只是东宫,整个京城都炸了。
早朝之上,御史台的言官们率先发难。
“陛下!太子殿下此举,实乃荒唐至极!皇家围场乃历代先帝游猎之地,神圣不可侵犯!岂能用作妇人玩乐的菜圃?此乃大不敬!”
“陛下!太子妃入宫以来,行事乖张,言行疯癫,早已引得宫内外议论纷纷!如今太子殿下更是受其蛊惑,不理朝政,沉迷于田间地头之事,实非储君所为!长此以往,国本堪忧啊!”
“臣附议!恳请陛下下旨,收回成命,并严惩太子妃,以正视听!”
一群白胡子的老臣跪在金銮殿上,一个个痛心疾首,捶胸顿足,仿佛李承稷已经成了不理朝政的昏君,范柔柔已经成了祸国殃民的妖妃。
龙椅上的皇帝听着下面的争吵,眉头紧锁,脸色也很不好看。
他这个太子,最近确实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之前在东宫里小打小闹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还要闹到京郊去,还要圈上百亩地!
成何体统!
他正要发作,却见太子李承稷从队列中走了出来,神色平静地开口了。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说!”皇帝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儿臣之所以圈占官田,并非为了玩乐,而是为了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李承稷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哦?什么大事,能比得上皇家体面,国之储君的声誉更重要?”一个老御史立刻反唇相讥。
李承稷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会,而是对着皇帝,朗声说道:“父皇,敢问我大周,如今一亩良田,可产粟米几多?”
皇帝愣了一下,随即答道:“丰年三百石,灾年,百石不足。”
“然也。”李承稷点点头,“可儿臣近日得一西域奇珍,名曰‘马铃薯’,太子妃试种于东宫,占地不足一分,却已收获百余斤。儿臣与太子妃彻夜演算,若以此物推广,一亩之地,丰年可得两千斤,纵使是贫瘠旱地,亦可得千斤以上!”
“什么?!”
“一亩两千斤?!”
“太子殿下莫不是在说笑?”
李承稷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整个金銮殿瞬间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疯子的眼神看着李承稷。
这比太子妃在东宫种菜还要荒唐!
“肃静!”皇帝一拍龙椅,威严的声音压下了所有的议论。
他的脸上也满是震惊,但他更了解自己的儿子。李承稷不是一个会信口开河的人。
“承稷,你所言,可有实据?”皇帝沉声问道。
“有。”李承稷从袖中拿出一本奏折,双手呈上,“此乃儿臣亲笔所书,关于马铃薯的种植之法,产量预算,以及推广之利弊分析。另,昨日收获之马铃薯,儿臣已命人送入宫中,父皇可亲眼一见,亲口一尝。”
内侍赶紧将奏折呈上。
皇帝打开奏折,越看,脸上的神情就越是凝重。
奏折里,李承稷不仅详细描述了土豆的特性,还用所有人都看得懂的文字和数字,清晰地计算出了其惊人的产量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更重要的是,他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试点-推广”方案。先在京郊官田进行大规模试种,验证其产量和适应性,若成功,则先在北方边镇军屯推广,解决军粮问题,再逐步向全国铺开。
整个方案,逻辑严密,思虑周全,哪里有半分被“妖妃”蛊惑的样子?
这分明是一个深思熟虑,着眼于江山社稷的长远计划!
皇帝合上奏折,沉默了。
他抬头,看了一眼跪在下面,依旧喋喋不休的御史们,又看了一眼自己那个神色坦然,目光坚定的儿子。
他突然觉得,自己以前,似乎从未真正了解过这个太子。
“此事,朕知道了。”皇帝缓缓开口,“太子所请,朕准了。京郊官田,即日起划归东宫,用于试种新作物。户部、工部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陛下!不可啊!”
“陛下三思!”
御史们还想再劝,皇帝却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众卿若是不信,待秋收之后,朕请你们,一同去尝尝那‘一亩两千斤’的滋味!”
说完,他便起身,拂袖而去,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李承稷对着龙椅的方向,深深一揖,然后转身,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昂首走出了金銮殿。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和范柔柔,将彻底站在这场风暴的中心。
但他不惧。
因为他隐隐有一种预感,那个疯疯癫癫的女人,和他手里这份关于“土豆”的计划,将会彻底改变大周的未来。
范柔柔很快就拿到了地契和皇帝的许可。
她拿着那张薄薄的纸,感觉比拿着传国玉玺还高兴。
她立刻行动起来,风风火火地开始筹备她的“疯批农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疯批太子妃要摆烂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疯批太子妃要摆烂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