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方旭袖袍一挥,一道玄黄龙气骤然显现,将广场上所有新弟子席卷而起,向南疾驰而去。
破空声响起,龙形气劲转瞬消失在天际。留在原地的人们仰首望天,脸上写满震撼。
这乾元宗...究竟什么来头?
莫问我,我也不知!
那些放弃入门机会的年轻人此刻捶胸顿足,懊悔得几乎要呕出血来。
......
半年光阴转瞬即逝。
南瞻部洲大地上,妖魔作乱的消息依旧不时传来。大唐驱魔司门前人来人往,修士们领取赏金任务进进出出,有人凯旋而归,也有人葬身魔腹。
表面看来一切如常,唯有朝堂重臣们清楚,这太平盛世实则暗流汹涌。据各地奏报,近两年妖魔现世的频率,竟是过去十年的总和。
唉......
朝堂之上,李世民揉着太阳穴:如今妖魔横行,与西行取经之事息息相关。诸位爱卿可有御弟玄奘的消息?
启禀陛下,半年前唐玄奘曾在西北大圣山现身,此后便杳无音讯......
陛下,臣有本奏!
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大臣出列行礼。
房爱卿请讲。
陛下可曾听闻长安以南新立的乾元宗?
李世民眉峰微动:朕有所耳闻。传闻其修行之道非佛非道,自称武道,却在修行界备受争议......
当内监将奏本呈上,开篇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八个大字跃入眼帘,字里行间透出的刚健之气让皇帝神色一凛,当即正襟危坐。更令他意外的是,这本奏章中的策略竟出自乾元宗宗主方旭之手。
李世民抬头望向殿中静立的房玄龄,心中颇为意外。这位素来沉稳持重的重臣,今日竟献上如此锐意进取之策!
奏本中所言虽艰险重重,却切实可行。细细思量间,李世民愈发确信,若能全力施行此策,荡平天下妖邪指日可待。
他缓缓合上奏折,闭目长舒一口气,胸中郁结随之消散。
众卿且观之。
奏本最先传到长孙无忌手中。这位开国元勋阅罢,亦是震撼无言。
半个时辰后,满朝文武皆已览毕。众人神色各异,或惊骇,或狂喜,更多则是沉浸在那字里行间激荡的豪情之中。
臣附议!
未等天子发话,位列朝班之首的长孙无忌已出列施礼。他先向御座深深一揖,复又对房玄龄郑重行礼。
房玄龄连忙侧身避让:辅机兄如此大礼,玄龄愧不敢当!
玄龄兄当受此礼!长孙无忌转向御前,拱手道:陛下,此策既可平定妖祸,更能奠定大唐万世基业,臣恳请施行!
臣附议!
臣亦附议!
随着当朝首辅表态,文武百官纷纷响应。
哈哈哈......
登基以来,李世民首次见朝臣意见如此统一,不由开怀大笑。这位曾言水能载舟的明君全无猜忌,抬手示意众卿平身。
既如此......唐太宗起身长笑:愿与诸君同心戮力,共开大唐万世太平!
他弃自称,以相称,尽显赤诚。
共开大唐太平!
朝堂之上群情激昂,那些往日郁郁不得志的臣子更是目光灼灼。此乃开创新局之良机,建功立业,正当其时!
......
三日后,大唐颁布诏令:改驱魔司为武道司,下设大唐武道院,并于九州广设分院,择日招收生徒。
起初百姓对此颇觉突兀。然一股新风尚迅速席卷天下,武道司刊印的典籍旬月间遍布九州。士子们初览便视若珍宝,旋即此书名动四方!
《向武之心》问世后迅速掀起轩然大波,开篇二十四字尤为震撼:
战天斗地,快意无极!
争锋人间,豪情万丈!
短短时日,这部奇书便风靡南瞻部洲,从文人雅士到乡野农夫皆争相传诵。正值人族文明复兴之际,武道精神恰似星火燎原,借房玄龄之手传遍四方。
方旭创立的乾元宗通过朝廷颁布《武道基础心法》,令无数资质平庸者重获新生。武道浪潮席卷四大部洲,连北俱芦洲的妖族都开始修习唐传武学。
灵山大雷音寺内,释迦牟尼如来忽睁佛眼,眸中慧光穿透虚空。恰逢东华帝君遣使来访,如来心知这位三岛十洲之主因西游利益分配之事前来交涉。
两位超越天尊的存在在密室会晤,以平等姿态达成隐秘协议。这场关乎三界格局的对话,最终在祥和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其余更深层次的暂且搁置,留待日后因时制宜。
此次会晤后,原定五百年后入世修行的降龙罗汉,提前降临凡尘……
喜欢港综:我的超能力来自美漫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港综:我的超能力来自美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