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解释,将孙思邈塑造成了一个深入民间、体察疾苦、从而悟出至理的高人形象,巧妙地圆上了逻辑。同时,那对君臣的批判,更是精准地戳中了隋炀帝朝堂的痛点!
李世民眼中光芒更盛,如同两颗燃烧的星辰。他几乎是屏住了呼吸,急切地追问:“请娘子教我!此‘水’之势,如何察之?如何导之?如何避免……覆舟之祸?!”他问得直接而迫切,毫不掩饰自己强烈的求知欲。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出身贵胄的二公子,而是一个饥渴地寻求着治国安民真谛的学生。
肖雯雯看着他眼中跳跃的火焰,心中微微颔首。时机成熟了。
她从怀中(依旧是纳米空间折叠点)取出一个小小的、扁平的木盒。木盒材质普通,像是寻常松木所制。打开盒盖,里面并非银针或药丸,而是整整齐齐摆放着十几根打磨得极其光滑、约一指长的白色小棍。小棍一头削尖,另一头平整。
李世民和老妇人都愣住了。这是何物?肖雯雯并未理会他们的疑惑,俯身用手拂开地面一层浮土,露出下面相对平整坚实的夯土地面。她拿起一根白色小棍(其实是高强度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书写棒),用一种极其稳定、不容置疑的姿态,在那坚硬的地面上,清晰地划下了一个符号:
“1”。
“此为何物?”李世民皱紧眉头,完全不解。
“此为‘数’。”肖雯雯的声音清晰地在昏暗中响起,“万物之始,计数之本。名之为‘壹’。”
接着,她又划下“2”、“3”……直至“10”。每划一个符号,她便清晰报出其名:“贰”、“叁”……“拾”。
李世民的眉头越皱越紧,眼中充满了困惑:“娘子,此等符号……前所未闻。为何不用算筹?”他无法理解这些简单到诡异的符号与计数有何关联。
“算筹繁琐,携带不便,计算迟缓。”肖雯雯言简意赅,“此乃天竺计数之法〖植入体提供的历史数据支持〗,后经波斯商人传入中土,家师研习后深感其便。”她指着地上的符号,“此十符,可记天下万物之数。其妙用无穷,远非算筹可比。”
李世民将信将疑。肖雯雯不再解释,直接开始演示。她用书写棒在地面快速写下两个符号:15 + 27。
“拾伍加贰拾柒,等于多少?”她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心算能力极强,几乎是立刻答道:“肆拾贰。”
肖雯雯点点头,在地面上迅速划出竖式计算符号和步骤:
15
+ 27
------
42
李世民的目光瞬间凝固了!他死死盯着地面上那几行奇异的符号和排列!仅仅几个简单的符号,一个清晰的竖式结构,加法的过程、进位的关系,一目了然!这比摆弄算筹要快上十倍不止!
“这……这?!”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这根本不是快慢的问题,而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一种前所未有的、简洁高效到令人窒息的表达方式!
肖雯雯没有停顿。她又写下:13 × 5。
李世民再次秒答:“陆拾伍。”
肖雯雯再次用竖式乘法演示:
13
× 5
------
65
李世民倒抽一口凉气!乘法!困扰无数人的多位数乘法,竟然也能被这些小小的符号如此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他感觉自己的头皮都有些发麻!
紧接着,肖雯雯写出了更复杂的:256 ÷ 8。
李世民这次稍微停顿了一下,心算后才答道:“叁拾贰。”
当地面上清晰地展现出除法竖式的完整过程时,李世民彻底失语了。他如同着了魔一般,身体前倾,几乎要扑到那简陋的地面上,眼睛死死盯着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步骤,口中无意识地喃喃自语:“原来如此……借位……退一当十……妙!妙极!当真是鬼神莫测之术!”他猛地抬起头,看向肖雯雯的目光已不再是探究,而是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和敬畏!
“‘水’之势,首在知民。”肖雯雯的声音将他从数字的震撼中拉回,“知民之数,方能知民之力,知民之苦,知民之需。”她拿起书写棒,在“256 ÷ 8 = 32”的旁边,缓缓写下两个大字:赋税。
“假若一州之地,民户二万五千六百。朝廷欲征粮,每户八斗。总粮几何?”她提出问题。
李世民正处于极度亢奋之中,思维前所未有的活跃,几乎是脱口而出:“二万五百六十石!”(户 * 0.8石 = 石,唐代一石约59公斤)
肖雯雯点头,又写下:劳役。“若开凿运河,需役夫十万。此州需出役夫几何?余户几何?”
李世民眼中精光爆闪!他猛地看向地面上的算式!户数除以劳役分派基准数(假设为每多少户出一丁),余下的户数便是承担赋税、维持生产的主力!他瞬间明白了肖雯雯的用意!通过这神奇的计数之术,庞大人口的赋税劳役,竟能顷刻间理清!这比起地方官吏层层上报、耗时费力还容易欺瞒舞弊的旧法,何止是天壤之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快穿之我是时空管理员请大家收藏:(m.20xs.org)快穿之我是时空管理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