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仅仅是开始。
某地的轮廓继续缩小,被推挤到地图的右上角。而一片浩瀚无垠、刘继康只在课本插图上见过的庞大陆地,如同沉睡的巨龙般,缓缓占据了整个视野的中心!长江、黄河,如同两条贯穿大地的金色动脉,奔腾咆哮,蜿蜒万里,最终注入浩瀚的海洋。地图上的色彩流动着,代表地形高低、水系分布、植被覆盖……信息量庞大到令人目眩。
“这是东亚大陆架,”肖雯雯的声音如同冰冷的旁白,在地图上方响起,“一个完整的地质构造单元,一个不可分割的地理整体。”她的手指虚点台湾岛的位置,一道清晰的、仿佛由熔岩构成的金红色细线,从台湾岛西侧的地壳深处延伸出去,与大陆东南沿海的构造线完美地连接在一起,深入大陆腹地!“这是板块缝合带,形成于数百万年前。台湾,是欧亚大陆板块向东南自然延伸的一部分,是这巨龙的脊梁末端,是这巨树生出的枝桠。”她的指尖划过那道金红色的连接线,“地里的脐带,从未断裂。”
刘继康的脑子嗡嗡作响。他学过台湾岛的形成,课本上含糊地提到“板块碰撞”,但从未如此直观、如此震撼地看到它与大陆在地壳深处那牢不可破的血肉连接!那道金红色的“脐带”,刺破了他潜意识里台湾作为一个“孤悬海外”岛屿的模糊印象。
“现在,看水文。”肖雯雯的手指再次轻点。地图上的水系骤然亮起。代表日月潭的蓝色光点,延伸出细小的脉络,汇入更大的河流——浊水溪、大甲溪……然后,这些发源于中央山脉的河流,无一例外,最终都向西奔流,注入台湾海峡!而在地图的大陆一侧,长江、黄河的庞大水系,如同无数毛细血管滋养着广阔的平原,最终注入东海和渤海。一道由无数细小蓝色光点构成的、跨越台湾海峡的“水汽输送带”清晰地标注出来。
“季风,”肖雯雯的声音不带感情,却字字如锤,“每年,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裹挟着巨量水汽,首先登陆台湾中央山脉,凝结成雨,滋养日月潭,滋养浊水溪,滋养这座岛屿。然后,这些水汽继续西行,越过海峡,化为长江流域的梅雨,化为黄河流域的夏汛。”她的手指划过那道无形的蓝色光带,“风是信使,水是血脉。你画中日月潭的每一滴水,都曾在长江的浪花里蒸腾,都曾在黄河的河床上流淌。它们循环往复,不分彼此。”
刘继康呆呆地看着那跨越海峡的蓝色光带,看着日月潭那渺小的光点与长江黄河那浩瀚的金色光流通过无形的风与水紧密相连。课本上死板的地理知识,在这一刻被赋予了磅礴的生命力。日月潭的水,真的和长江黄河……是同一片水?这个认知像一颗种子,带着陌生的、温热的生命力,悄然落入他被震撼得近乎麻木的心田。他下意识地看向自己那本掉在地上的素描本,那孤单的日月潭轮廓,此刻显得那么渺小,那么……不完整。
“地理的真相是骨架,”肖雯雯的声音将他从恍惚中拉回,地图的光影在她冰冷的银灰色制服上流淌,“历史的真相是血肉。”她手腕微动,淡金色的地理地图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更为复杂、色彩斑斓、由无数光点、线条和动态片段构成的巨大历史长河画卷。
画卷的起始点,清晰标注着:史前时代 - 大陆东南沿海百越族群渡海迁徙。画面快速流动:三国东吴卫温、诸葛直率船队抵达夷洲(台湾);隋朝陈棱、张镇州抵达流求(台湾);宋元时期澎湖巡检司的设立;明朝郑和下西洋庞大船队驻泊台湾南部(赤嵌)补给休整;明末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以大明延平郡王之身份经营台湾;清朝康熙帝纳入版图,设立府县……历史的脉络清晰无比,每一个节点都标注着精确的年份和事件,台湾的归属和发展,始终与大陆中央政权紧密相连,是华夏文明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画面流转到近代: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标注着巨大的、血红色的“殖民伤痕”;1945年,标注着“光复”,画面中是台湾民众箪食壶浆、欢欣鼓舞迎接祖国军队的场景;1949年后,标注着“内战遗留的政治分离状态”,画面分成了两条并行的线,一条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另一条是台湾的发展,但两条线在文化、经济、血缘上始终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割断的联系。
肖雯雯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几个关键节点上:“看这里,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同年,台湾岛内,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起义此起彼伏。无数台湾青年,如雾社起义的余部,如李友邦将军组织的台湾义勇队,他们渡过海峡,与大陆同胞并肩作战,血染疆场。他们喊的是‘驱逐日寇,光复台湾,回归祖国’!”她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波动,仿佛千年时光也未能完全冷却那份热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快穿之我是时空管理员请大家收藏:(m.20xs.org)快穿之我是时空管理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