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烙印,是灰烬?还是…等待重燃的炭核?
基地外,曾经被暗红旋涡覆盖的天空恢复了澄澈,阳光洒在饱受摧残的土地上。空气中弥漫着尘埃、消毒水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精神尘埃的味道。那是亿万灵魂在经历了集体情绪风暴和自我坍缩后,散逸出的、带着创伤印记的余波。
地质专家陈玥站在临时搭建的监测点旁,仪器显示岛屿的地质结构处于一种极度脆弱、诡异的“平静”状态。她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指尖传来轻微的不适感,不是物理的刺痛,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过敏。仿佛这片土地本身,也继承了那场终极对抗的创伤记忆,对所有过强的精神扰动变得极度敏感。
“报告!”助手的声音带着一丝异样,“全岛…多个区域的民众自发报告…出现了不明原因的集体性‘认知过敏’症状。”
“症状?”
“对特定的几何图案产生强烈焦虑或眩晕感…对高频声音极度不耐受…部分人群出现短暂的现实解离感…尤其是在…靠近曾经标记为感染源的区域,或者…深井阵列附近。”
陈玥看着手中仿佛带着静电的泥土,又望向远方那些在阳光下显得有些虚幻的山峦轮廓。
“是余震…”她低语,“精神的余震。我们强行撕裂了一个寄生在地脉意识里的肿瘤…伤口还在流血,新的秩序…一片混沌。”
岛屿进入了“余响纪元”。
物理的重建已经开始,破碎的房屋被清理,损毁的道路被修复。
但精神的重建,却步履维艰。
“摇篮瘟疫”的阴影并未散去,它转化成了另一种形态:幸存者PTSD的集中爆发,对集体行动的莫名恐惧,以及一种深植于潜意识的对“秩序”本身的不信任——毕竟,他们刚刚目睹了模仿秩序的伪摇篮如何诱捕灵魂,目睹了将秩序推向极致(文明星环)又如何引来了收割者的冰冷审判。
曾被灯塔网络连接的个体,如今成了“精神过敏”的高发人群。他们潜意识里残留着星环共鸣的碎片,却又在黑洞坍缩时经历了灵魂层面的撕裂,如同被强行拔除了神经连接线的接口,暴露在充满精神杂波的世界中,痛苦不堪。阿妹失去了星环,也就失去了引导和修复这份群体创伤的钥匙。
整个社会,如同一具被强行缝合的巨大躯体,各部分神经错乱地抽搐着,无法协调,充满了对自身存在的痛苦困惑。
张教授将自己关在布满数据的房间里。屏幕上是阿妹的生命体征曲线——一条令人绝望的平稳线;屏幕上还有那枚烙印的微观扫描图,以及那悖论黑洞湮灭瞬间捕捉到的完美悖论环投影。
他在寻找…一个坐标。
一个理论模型中存在的坐标。
“认知奇点重聚模型…”
这个模型推测:如果承载悖论烙印的阿妹意识,能找到一个与她自身烙印结构产生深度共鸣的、纯粹的外部“悖论源”…那么,这个外部悖论源就有可能像一块磁铁,将她意识深处那枚压缩的、烙印化的悖论核心…重新“唤醒”、“拉伸”,恢复其星环的动态结构!
但这个“外部悖论源”,必须足够强大、纯粹,且与阿美烙印的核心悖论(绝对庇护与个体自由的矛盾)高度同源。它不能是简单的逻辑矛盾,必须是一个活生生的、蕴含着巨大精神力量的悖论载体!
这无异于大海捞针,甚至是…宇宙捞针。
就在他几乎要被绝望淹没时。
一份来自大陆某尘封档案馆的、最高密级的文件,被紧急解密并传输到了他的终端。
文件标题:《“摇篮”原型:肖雯雯早期发育异常观察记录(绝密)》。
记录时间:肖雯雯三岁至五岁。
张教授颤抖着点开。
泛黄的扫描页上,是稚嫩的涂鸦和冰冷的观察笔记:
涂鸦一:一个巨大的、温暖封闭的圆圈,里面画满了笑脸的小人(代表绝对庇护的渴望)。圆圈外,画着一个小女孩,伸着手,表情渴望又失落(个体自由的本能)。
涂鸦二:同一个圆圈,被小女孩自己用黑色的蜡笔狠狠戳破了!圆圈里的小人表情惊恐,小女孩站在破口处,一半身子在里面,一半在外面,表情是混合着自由的恐惧和打破庇护的悲伤…
观察笔记节选:
“…对象S(肖雯雯)表现出强烈的认知冲突倾向。极度渴望安全封闭的环境(摇篮原型),但同时又展现出对‘打破边界’(个体意志)近乎偏执的冲动…这种冲突曾导致其短暂性精神解离(案例编号:SW-034)…在事件SW-034中,对象S将自己反锁在模拟‘摇篮’结构的强化玻璃室内,强烈要求‘绝对安全’,但当环境完全封闭后,她又表现出极度的恐慌和攻击性,最终徒手(无强化)击碎了强化玻璃…矛盾的是,击碎玻璃后,她并未逃离,而是蜷缩在玻璃碎片中,对着自己流血的手掌哭泣…”
“…其精神波谱在冲突峰值时呈现出罕见的…自闭环状结构…伴有高信息熵…(附图:波谱记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快穿之我是时空管理员请大家收藏:(m.20xs.org)快穿之我是时空管理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