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他几乎翻遍了自己能接触到的所有资料。高建功赋予他的权力,让他得以像拼图一样,将安河县最真实的一面,一块块拼接起来。
他写的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带血的现实。
他写乡镇财政的“吃饭困境”,为了发工资,不得不挪用项目款,寅吃卯粮,恶性循环。
他写基层干部的“责任无限状”,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份文件下来,不管现实条件如何,完不成就是一票否决,逼得下面的人只能在数据上“下功夫”。
他写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省市的文件精神再好,到了下面,层层打折,最后变成一阵风、一场秀,老百姓什么实惠都没得到。
每一个问题,他都配上了最详实的数据和最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来自于那些堆积如山的报告和文件,真实得不容置疑。
但他没有止步于揭露问题。如果仅仅是抱怨和批评,那这篇文章就只是一份高级的“牢骚”,除了激起一些水花,毫无用处。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陆远话锋一转,开始提出他的“破解之道”。
针对财政困境,他提出了“县级财政统筹与乡镇项目打包”的新模式。
针对责任怪圈,他设计了一套“正向激励与负面清单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针对政策梗阻,他大胆建议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政策落地督导与反馈机制”。
每一个方案,都逻辑严密,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这是他结合前世的见闻和这一世在官场中的实践,呕心沥血的结晶。
整整一个星期,陆远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当他写下最后一个句号时,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桌上,是一沓厚达三十多页的稿纸,标题被他用黑色的墨水写得力透纸背——
《基层之困:悬浮的政策与失声的土地》
署名,只有一个字:远。
他反复读了几遍,每一个字都像是从他心头剜下的肉。他知道,自己写的不是文章,是一颗重磅炸弹。
这颗炸弹一旦引爆,打中的可能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僵化保守的体系。当然,也可能提前炸膛,把他自己,连同信任他的高建功,都炸得粉身碎骨。
普通报纸,发不了。也不敢发。
县里市里的媒体,更不可能。这篇文章,几乎把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都得罪了个遍。
陆远的目标,从一开始就很明确。
只有一个地方,能承载这颗炸弹的威力,并把它精准地投送到该去的地方。
省报内参。
全称《南江内参》,由南江省日报社内部编辑,不公开发行,只呈送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以及各地市的市委书记、市长。
上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可能影响一项政策的出台,甚至一个干部的命运。
这才是他真正的舞台。
陆远将稿纸仔细整理好,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用胶水封好。
做完这一切,他走到办公室的休息间,用冷水狠狠泼了一把脸,刮掉胡子,换上一身干净的衬衫。镜子里,那个双眼通红、不修边幅的“研究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永远沉稳干练的县委办陆主任。
他回到办公桌前,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了一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被接起。
“喂,王书记,您好,我是安河县的小陆,陆远。”
电话那头,传来了市纪委王书记那熟悉而威严的声音:“哦,是小陆啊,有事吗?”
陆远脸上露出了一个谦恭而诚恳的笑容,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尊敬与一丝“不好意思”的赧然。
“王书记,冒昧打扰您了。是这样的,我最近在工作学习中,写了点不成熟的心得体会,斗胆想请您这位老领导给斧正斧正,指点迷津。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有空?”
喜欢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