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说完,全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陆远这番偷天换日的逻辑给镇住了。他硬生生把一个“向上级要审批”的被动局面,描绘成了一个“为上级送政绩”的主动出击。
王建国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任何反驳的词句。他感觉自己像个固守城池的老将,而对方,则是一个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直接用滑翔翼从天上空降的特种兵。
一直沉默的严淮安老先生,此刻眼中也异彩连连。他搞了一辈子建筑,自认见过无数有魄力的甲方,但像陆远这样,能把一个建筑项目,硬生生玩成金融杠杆和政治阳谋的,生平仅见。
这小子,是个鬼才。
终于,市委书记周怀安缓缓地鼓起了掌。
掌声不大,一下,一下,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紧接着,市长杨万里也跟着鼓起了掌。
然后,掌声响成了一片。
李刚激动得脸都红了,拼命地拍着巴掌,手掌都拍麻了。他看着站在会场中Y的陆远,感觉那背影简直在发光。
周怀安站起身,走到陆远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力道,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重。
“好一个‘为上级送政绩’!”周怀安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欣赏,“陆远同志,你不仅是在改造一个老城区,你是在为我们全市的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解放课!”
他转过身,面对全体与会人员,声音陡然提高。
“我宣布,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东林区发行‘城市更新专项债券’!市财政局、金融办、发改委,要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全力配合!我亲自担任这个小组的顾问!”
“我给你两个月的时间。”周怀安转回头,看着陆远,眼神锐利如鹰,“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跑断多少次腿,两个月后,我要在金融市场上,看到‘东林上河图’这五个字!”
“是!”陆远立正敬礼,声音洪亮。
……
接下来的日子,东林区进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运转状态。
陆远真的像一个顶级的项目经理,他将整个债券发行的流程,拆解成了上百个任务节点,分配给不同的人。
他带着李刚和财政局的人,一周之内跑遍了京、沪、深三地,拜访了国内排名前五的所有券商和评级机构。
起初,那些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们,听到这个来自三线城市的小小书记的想法,脸上都挂着礼貌而疏远的微笑,心里想的恐怕都是“又来了个画饼的”。
可当陆远将严淮安团队制作的精美方案、包含了上百个变量的收益模型,以及一份由他亲自撰写的、长达五十页的《关于设立城市更新专项债券的可行性报告》拍在桌上时,所有人的表情都变了。
他们眼中的轻视,变成了惊讶,然后是凝重,最后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他们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比他们见过的任何一个金融产品经理,都更懂市场,更懂人性,也更懂如何将一个概念包装成一个令人垂涎的投资品。
一周后,中金公司牵头,联合国内三大评级机构,正式向东林区派驻了工作组。
一个月后,一份高达AAA级的初始评级报告,和一套堪称完美的发行方案,摆在了省金融监管局的案头。
省里的领导也被这个“东林模式”震惊了,在反复论证其风险后,破天荒地开了绿灯,并以最快的速度上报给了国家相关部委。
一切都像陆远预演的那样,势如破竹。
东林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一时间成了国内金融圈和政界悄悄议论的焦点。
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距离债券正式发行的日子,只剩下最后三天。
东林区政府的临时指挥部里灯火通明,李刚双眼布满血丝,正和券商团队做着最后的细节确认。
陆远站在窗边,看着远处老城区的轮廓,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放松。他知道,越是接近成功,越容易出现变数。
就在这时,他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那刺耳的铃声,让整个办公室的空气都为之一滞。
陆-远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陌生却威严的声音。
“是东林区的陆远同志吗?”
“我是。”
“这里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我姓刘。关于你们区准备发行的‘城市更新专项债券’,我们需要你立刻来一趟北京,向我们当面做出说明。在你来之前,所有的发行准备工作,必须全部暂停。”
喜欢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