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字政府’?简单来说,就是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重塑政府的运作流程。我要在星海市,打造一个‘城市超级大脑’!”
“第一步,打破数据壁垒。我要在三个月内,将全市所有委办局的核心数据库,全部打通,实现信息共享。市民办一件事,只需要在一个地方提交一次材料,后台系统会自动将信息分发给所有相关部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办个准生证,要跑七八个部门,盖十几个章,复印几十遍身份证户口本。”
“第二步,建设‘一网通办’平台。将全市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全部迁移到线上。企业注册、税务申报、社保缴纳、水电煤缴费、交通违章处理……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一个APP,一个网站上完成。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第三步,推动‘大数据决策’。利用城市运行的实时数据,对交通、治安、环保、医疗等领域进行动态分析和预警。哪里堵车了,系统会自动优化红绿灯配时;哪里有突发事件,指挥中心能第一时间调动最近的警力和医疗资源。政府的管理,要从‘拍脑袋’,转向‘看数据’。”
陆远的语速不快,但他的每一句话,都描绘出一个清晰而又极具冲击力的未来图景。
在座的干部们,表情各异。
一些年轻的区长和部门领导,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能理解这个规划的革命性意义,如果真能实现,星海市的治理水平将一跃成为全国顶尖。
而更多的老派干部,则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打破数据壁垒?那是各家的命根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一网通办”?所有审批都透明化、标准化了,那自由裁量的空间在哪里?权力寻租的油水在哪里?
这是一个足以颠覆现有权力格局的计划。
“陆市长,”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打断了陆远的阐述。
众人循声望去,是财政局局长高健。他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眼镜,是市政府里出了名的“财神爷”,也是前任常务副市长常鸿的老部下。
高健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站了起来:“您的这个构想,非常宏大,非常超前,我个人非常钦佩。但是……”
他标志性的“但是”一出口,所有人都知道,戏肉来了。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建设‘城市大脑’,打通数据壁垒,开发‘一网通办’平台,这背后需要的是天文数字的投入。服务器采购、软件开发、网络安全、后期维护……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没有三十个亿的启动资金,这个项目连个响都听不见。后续的投入,更是一个无底洞。”
他摊了摊手,脸上露出一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表情:“市长,您刚来,可能对市里的财政状况还不太了解。因为常鸿的案子,好几个之前定好的大项目都停了,税收受到了很大影响。今年的财政,能保证工资和基本运转,就已经很吃力了。实在是没有余粮,来支撑您这么宏伟的蓝图啊。”
高健的话,说得有理有据,冠冕堂皇。
这一下,直接打在了陆远的七寸上。没钱,你天大的本事也使不出来。
会议室里,不少原本就心存疑虑的干部,都暗暗点头。高局长说的是实话,没钱谈什么改革?
陆远看着高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等高健说完,才缓缓开口:“高局长算的是一笔经济账,算得很细。但我想请问高局长,你有没有算过另外一笔账?”
“一笔时间的账,一笔信心的账。”
“一个市民,为了办一件事,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跑三天,这三天的时间成本,是多少?一个企业,为了拿到一个审批,被拖上三个月,这三个月可能错失的商机,又是多少?”
“因为政府效能低下,营商环境恶劣,我们每年少引进了多少投资?又导致了多少本土企业外迁?这些无形的损失,又是多少个三十亿?”
“这些账,财政局的报表上看不见,但老百姓的心里,都有一本账!”
陆远的几句反问,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高健被噎得脸色一滞,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话来。
陆远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继续说道:“至于钱的问题,高局长也不必过于担心。思路一换,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一,我会亲自带队,向省里、向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去申请专项的改革试点资金。星海市要做的,是为全国探路,我们有理由,也应该获得国家层面的支持。”
“第二,这个项目,政府不是唯一的主体。我会引入国内最顶尖的科技公司,以‘政府出数据、出场景,企业出技术、出资金’的模式进行合作。这既能解决资金问题,也能保证我们的技术是走在最前沿的。”
“第三,”陆远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我会成立一个由我亲自担任组长的‘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财政、发改、科技、公安等所有相关部门都是成员单位。这个项目,是今年市政府的头号工程,资源要优先倾斜,绿灯要一路到底。钱,必须有。谁要是敢在这个问题上打折扣、搞变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