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天幕下的文臣们为未来世子可能“服丧期生子”而耿耿于怀时,弹幕上出现了有力的反驳声音。
【网友“时间线侦探”发言:大家先别急着批判!我们算算时间!假设朱瞻基真的出生在建文元年二月初九,那么他被怀上的时间,最晚也要追溯到洪武三十一年的五月!而洪武帝是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驾崩的!燕王朱棣携家眷前往应天奔丧,最快应该是五月底动身才对!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朱瞻基完全可能是在洪武帝去世之前,燕王一家尚未离开北平时就怀上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守孝期间违礼的问题!】
这个基于生理常识和时间线的严谨分析,如同一盆清水,瞬间浇熄了文臣们心中的那股道德怒火。
“对啊!是这么个道理!”
“若是在北上奔丧前就有了身孕,那便无妨了。”
“看来是后世记载有误,或者我等过于苛责了。”
文臣们纷纷低声议论,脸上的义愤被恍然和一丝尴尬取代。他们发现,自己差点被混乱的时间记载和先入为主的观念带了节奏。
紧接着,又有网友从政治象征角度提出了另一种可能:
【网友“祥瑞爱好者”发言:我觉得把朱瞻基的出生年份改回洪武三十一年,是为了凑一个“五龙同朝”的吉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朱高炽)、宣德(朱瞻基),五代皇帝同在洪武一朝,这寓意多好啊!】
这个说法听起来颇为宏大美好,但立刻遭到了熟知历史细节网友的打脸:
【网友“年号考据帝”反驳:拉倒吧!朱棣根本不承认建文年号!他把建文那几年直接称为洪武三十二年到三十五年!所以在他认定的体系里,根本不存在‘建文’这条龙,哪来的五龙同朝?】
【网友“逻辑强迫症”也指出:而且那个着名的‘太祖托梦赠大圭’的故事,时间点对不上啊!传说朱棣是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梦到朱元璋的,可那时候朱元璋还活得好好的呢!儿子梦见活着的爹给自己送象征传位的玉器?这梦做得也太早了点吧?除非……朱棣那时候就……】
这个网友没有再说下去,但那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却让所有人心头都是一跳。
天幕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争论,都如同重锤,一下下敲打在燕王府内朱棣和徐妙云的心上。
夫妻二人紧紧靠在一起,脸色苍白,手心冰凉。他们感觉自己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被放在火上反复炙烤。
关于儿子出生时间的争论,看似是在为他们辩解,实则将他们未来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着最严苛的审视。那个“太祖托梦”的传说,更是将他们推向了万丈深渊——如果连做梦的时间都能被拿来分析、质疑,那他们还有什么秘密是后世不知道的?父皇(朱元璋)又会如何解读这个“提前”的梦?
“王爷……”徐妙云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她紧紧抓住朱棣的手臂,“外面的流言……若是真的……”她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如果那个“处死朱棣,改立徐妙云为太子妃”的流言并非空穴来风,或者因此次天幕的刺激而变成父皇的决断,那么,即将大难临头的,很可能就是她的丈夫,朱棣!
朱棣反手握住妻子冰冷的手,试图给予她一丝力量和温暖,但他自己的心中也是一片冰凉。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来自未来的信息,是如何像一把双刃剑,既能揭示真相,也能成为催命的符咒。他现在的命运,似乎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系于奉天殿内那位帝王的一念之间,以及那诡异天幕接下来还会透露些什么。
燕王府内,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绝望和等待最终判决的恐惧。
--
今日的天幕,终于在关于朱瞻基出生日期的纷纷扰扰中,光芒渐敛,缓缓暗去,最终隐匿于苍穹之中。朱元璋只觉得身心俱疲,这短短时日,天幕所揭示的未来信息量过于庞大,冲击过于猛烈,他需要时间独自消化和权衡。他无力地挥了挥手,示意今日便到此为止,众卿可以退下了。
群臣们也如蒙大赦,正准备叩首告退,将这满腹的惊涛骇浪带回各自府邸慢慢咀嚼。
然而,就在这松懈与压抑交替的瞬间,一个苍老却异常坚定的声音,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一块巨石,骤然响起:
“臣!监察御史叶希贤,有本奏!”
所有人的动作都僵住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声音来源。只见一位年近古稀、须发皆白的老臣,手持笏板,步履沉稳却带着决绝,从文官队列中走出,郑重地跪倒在御阶之前。
朱元璋眯起了眼睛,认出了此人。叶希贤,是今年刚通过贤良推荐上来的老儒生,授予监察御史更多是象征意义,以示朝廷尊崇儒学、优待耆老。此刻他突然出列,所为何事?
一个念头瞬间划过朱元璋脑海:莫非是听闻了老四的“劣迹”,要弹劾他?也好,借此人之口,敲打一下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逆子,让他知道知道朝堂法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