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后,平华村的土地在灵蕴的滋养和村民的辛勤劳作下,迸发出惊人的活力。
各类蔬菜长势迅猛,收获期大大缩短,送菜的频率也从原来的五天一送,变成了如今紧张忙碌的三天一送。
豆腐坊更是日夜运转,每日固定三板足足九十斤的“平华豆腐”雷打不动地送往镇上。(一板豆腐30斤,60块)
这一日,天色微明,以林文松、李文远、王大力为核心的运输小队再次出发。
林怀安和林毅两个少年经过多次历练,已能熟练地帮忙清点货物、照料牲口。
四名护卫队员精神抖擞,着装统一,护送着整整两牛车水灵鲜嫩的蔬菜,以及特意用软草垫好的一板板豆腐,踏上了前往镇上的路。
林文松的背篓里,还小心地放着一篮自家小园出产的、格外肥嫩的荠菜,以及两个精心挑选的贝贝南瓜(一翠绿一金黄),这是打算作为私人礼物送给樊掌柜的,感谢他长久以来的关照与礼遇。
车队抵达青石镇时,正是早市最热闹的时候。穿过熙攘的街道,林文松和李文远都敏锐地感觉到,这会仙楼似乎比以往更显繁忙了些。
镇上有两家最大的酒楼,一家是他们熟识的会仙楼,东家来自京城,底蕴深厚,菜品博采各地之长;另一家是迎客楼,东家是附近州府的大户,主打精致鲜美的本地风味(近似如今的江浙菜),两家历来各擅胜场,生意不相上下。但今日看来,会仙楼门前车马似乎更稠密些。
车队熟门熟路地绕到会仙楼后门,樊掌柜早已笑眯眯地等在那里。看到这满满当当、品质一如既往顶好的货物,尤其是那水润的豆腐,他脸上的笑容又加深了几分。
“文松老弟,文远老弟,大力兄弟!辛苦辛苦!快,里面请!伙计们,招呼护卫队的兄弟们去用茶饭!”樊掌柜热情地招呼着,一边让伙计们迅速卸货过秤,一边将林文松、李文远、王大力以及作为后备力量培养的林怀安、林毅请进了二楼一间安静的雅间。
落座上茶后,樊掌柜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掩不住的喜气:“托你们平华村的福啊!我们会仙楼开年这一个多月,生意可是稳步上升,势头好得很!”
原来,年前送来的那些精品蔬菜,量少珍贵,会仙楼自己都没舍得用,全当顶级年礼送回京城主家了。
开春之后,平华村的蔬菜开始稳定供应,会仙楼立刻将其用在了菜品上。凡是用到白萝卜、菠菜、莴笋的菜肴,全部换成了平华村的出品,味道提升何止一筹!虽然售价酌情提高了一些,但食客们一吃就能吃出差别,口碑迅速传开。
更妙的是,会仙楼的厨子们利用平华村特有的、在本地罕见的胡瓜、胡萝卜、大白菜等,开发了好几道新菜,更是让食客们眼前一亮,大加赞赏,吸引了不少尝鲜的老饕和新客。这一增一减之间,会仙楼的生意自然就压过了主打本地菜的迎客楼一筹。
“所以啊,看见你们送来这么多好菜,我是打心眼里高兴!”樊掌柜抚掌笑道,“不仅如此,上次送回京城的泡菜、辣酱和腊肠,可是立了大功!少夫人孕吐止住了,胃口开了,心情也好了!老太爷都夸赞不已。少东家慧眼,看出这‘辣果子’绝非寻常,特意嘱咐我,一定要与你们平华村维系好关系,这合作必须长久下去!”(当然,少东家那份志在必得的“独家”心思,樊掌柜自然是不会说出口的。)
林文松闻言,心下安定,也坦诚相告:“多谢樊掌柜和少东家看重。不瞒您说,这辣果子今年已有部分村民试种,但数量远远不够全村铺开。估摸着,等少东家的小少爷(或小姐)平安降生时,差不多也该是我们村辣果子全面丰收的时候了。”
樊掌柜一听,更是眉开眼笑:“妙!妙啊!那我们的小小少爷可真真是个小福星,一出生就逢上红红火火的好兆头!”(他至今想象不出,那让他家少夫人念念不忘、让老太爷都馋的“辣果子”,究竟长得是圆是扁。)
话说到这份上,气氛愈发融洽。林文松这才让林毅拿出那篮子荠菜和两个小南瓜:“樊掌柜,这是家里小园子自己种的,一点新鲜物事,不成敬意,给您尝尝鲜。”
樊掌柜是识货之人,一看那荠菜,叶片肥厚嫩绿,植株整齐,远超他见过的任何野生荠菜,顿时惊讶:“这荠菜?!是种的?不是野生的?竟能长得这般好!”
“是家里试着种的,长得快,十几天就能收一茬。”林文松解释。
“这哪里是‘比较好’,是太好了!”樊掌柜爱不释手,“文松老弟,这荠菜,你们卖不?会仙楼全要!价钱好商量!”
林文松笑道:“我回去看看种子还能种多少,若有,长成了就给您送来。”
接着,樊掌柜的注意力又落在了那两个小巧别致的南瓜上,有些疑惑:“这南瓜……怎地这般小就摘了?岂不可惜?”
李文远笑着接话:“樊掌柜,这您可就猜错了。这也是那胡商袋里的种子种出来的,就叫这么大,已经熟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