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文松一行人于镇上与会仙楼畅谈合作、拓展销路之时,家中那个小小的“福星”果果,也在平华村里悄无声息地干着“大事”。
春日天气说变就变,运输小队出发后不久,天空便飘下了一阵淅淅沥沥的小雨。雨势不大,片刻即停,空气却因此变得格外清新湿润。
二姑奶奶和张青樱坐在窗明几净的堂屋里,一边做着绣活,一边看着孩子们伏案练字。果果则像只安静的小猫,时而好奇地看看哥哥姐姐笔下工整的字迹,时而依偎在姑奶奶或娘亲身边,看那银针彩线在布料上穿梭出美丽的花纹。
二姑奶奶望了望窗外洗过的青山,带着几分怀念开口道:“这雨下得好,不耽搁他们赶路。春雨贵如油,这下田边的野荠菜该冒头了,山里的菌子……唉,要是老家那边,这场雨过后,山里定是冒出不少鲜嫩的菌子,大人孩子都得背着背篓上山去采呢。”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对遥远故乡风物的思念。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正摆弄娘亲丝线的果果忽然眨巴了几下大眼睛,像是被点亮了什么念头。
她哧熘一下滑下炕,倒腾着小短腿跑回屋里,不一会儿,就背着她那专属的、小巧玲珑的背篓出来了,奶声奶气却目标明确地宣布:“果果去采菌子!”
二姑奶奶一听,连忙放下针线劝阻:“哎呦我的小囡囡,这平华村的山里可没啥菌子,姑奶奶我去过好多回,都没见着几朵能吃的。”
张青樱也柔声劝道:“姑奶奶说的是她老家的山呢。刚下了雨,外面路滑泥泞,不好走,咱们不去啊。”
可果果却异常执着,小手指着门外,重复道:“有菌子!果果去采!果果有背篓!”她脑海里那浩瀚的“美食数据库”仿佛自动检索到了“春雨”+“山林”的关键词,浮现出各种菌菇的图像和特性,让她莫名确信自己能找到。
其他孩子早就被“采菌子”这个词勾得心痒难耐,练字的心思早就飞到了山上,纷纷围过来帮腔:
“姑奶奶,让我们去吧!我们去看看嘛!”
“有果果在呢!她肯定认得哪些能吃!”林怀远信心十足地喊道,“她啥能吃啥不能吃,从来没错过!”
果果在一旁用力点着小脑袋,小脸满是认真:“果果知道!果果能吃!”
二姑奶奶看着这群眼睛发亮、跃跃欲试的小猴儿,知道是拦不住了,只好妥协:“罢,罢,知道你们坐不住了。去吧去吧!可得注意安全,不许往深山里跑!我让大山叔找个人看着你们点!芝兰,秀茹,看好妹妹啊!”
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纷纷跑回家拿上背篓或篮子和小铲子。很快,一支由半大孩子和小豆丁组成的“采菌队”便雄赳赳气昂昂地朝着村旁的山野进军了。
芝兰、秀茹和果果都背着自己专属的小背篓,背带子上分别系着紫色、黄色和青色的手帕,在初春新绿的映衬下,像三只快乐又灵动的小蝴蝶。
负责村内安全的耆长刘大山得了信儿,笑着安排了人手,远远跟着这群娃娃兵,确保他们在安全区域内活动。
令人惊奇的是,果果的“预感”竟无比准确!孩子们真的在树林下、腐木旁、竹丛间发现了不少菌子!鸡枞菌撑着褐色的小伞,黑木耳肥厚地趴在腐木上,甚至还有几株珍贵的竹荪穿着洁白的“纱裙”伫立在竹叶间!
孩子们谨记嘱咐,发现菌子后谁也不乱动,立刻高声呼唤:“果果!快来看!这个能不能吃?”
果果便会迈着小短腿飞快跑过去,蹲下来仔细看看,然后用小奶音给出权威鉴定:“能吃!炖汤汤!”或者 “能吃!炒肉肉!” 偶尔也会摇头:“这个,红点点,不能吃,兔兔吃了会睡觉觉!”(她记得数据库里说某种红斑蘑菇有毒,能麻醉小动物)。
得到“小厨神”的首肯,孩子们才小心地将菌子采摘下来。而且大家都默契地将最先采到的最好的菌子,放一些到果果的小背篓里,不一会儿,果果自己没怎么动手,她的小背篓就已经满满当当了。
收获颇丰的孩子们心满意足地开始下山。男孩子们兴奋地跑在前面,急着回去向大人们展示“战利品”,证明平华村的山里也是有宝贝的!(他们当然不知道,这得益于那棵灵苹果树持续改善着周边的环境生态)。
芝兰、秀茹和果果三个小姑娘则走在后面,步伐轻快,边走边采摘路边新开的野花,编成小花环戴在头上,笑声如银铃般洒在山路上。
然而,意外发生了。果果忽然发出一声小小的惊呼:“啊?!”
芝兰和秀茹连忙凑过去:“果果,怎么啦?”
只见果果小手捏着背带子上那方青色的小手帕,帕子边缘被树枝刮破了一道小小的口子。
这方帕子可是哥哥们用第一次赚到的钱给她买的礼物,意义非凡。果果宝贝得不得了,自己学着洗,自己晾晒,每晚睡觉都要放在枕头边陪着。
此刻看到帕子破了,极少哭泣的小姑娘难过得小鼻子一抽一抽,眼眶迅速红透,晶莹的泪珠在里面打转,眼看就要掉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