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她说明天中午再做酸辣兔丁,请我们过去吃饭。”李文石揽过妻子的肩,温和地说。
“那兔肉是好吃,一点也不柴,又嫩又入味。我明天早点过去帮她。”江氏全然不知背后的“风波”,只当是寻常家宴,转而笑道,“不过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孙大哥做的糖醋小排,我都没吃过那么合胃口的排骨。”(江氏娘家在江浙,本就偏爱酸甜口。)
“我向孙大哥请教了做法,回头找机会练练手,做给你尝。”李文石拥着妻子往家走,心里已开始盘算自己的“宠妻计划”。
第二天,李文远听媳妇说大哥会送处理好的兔子来,喜出望外——好歹能得一张兔皮了!结果,李文石果真提了一只光溜溜、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兔子过来。
“哥,兔皮呢?”李文远急忙问。
“我收好了。”李文石语气平淡。
至此,李文远终于恍然大悟!他这是被亲大哥给“算计”了!大哥定然是抄袭了他的创意,准备依样画葫芦给嫂子制造惊喜!奸诈!太奸诈了!
中午,化悲愤为食量的李文远,狠狠吃了两大碗酸辣兔丁。不得不说,这兔子肉质紧实细腻,酸辣开胃,实在是美味!吃着吃着,他便完全沉浸在美食带来的满足感中,暂时忘却了被大哥“截胡”的郁闷。
孙嘉陵看着丈夫大快朵颐的样子,与两个儿子交换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仿佛在说:“看吧,娘就说你爹是馋的!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酸辣兔丁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就在李文远专心对付兔肉时,他二姐李文慧家则上演了另一出戏码。
刘长康、刘长乐得了孙爷爷送的弓箭和弹弓,简直是如获至宝,这在村里可是独一份的稀罕物!刘大山也替儿子高兴,特意在院里扎了箭靶和垛子,指导两个儿子练习。
午后,长康、长乐带着弟弟长安、长宁和几个小伙伴轮流练习,院子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李文慧和婆婆刘周氏坐在屋檐下,裁剪着昨日得的蜀锦和溪布,偶尔抬头看看孩子们的进展,满院和乐。
这时,冯小芹来了。这几个月她靠着种菜,家中积蓄见涨,自觉腰杆硬了,走路都带着风。她与婆婆、哥嫂打过招呼,便站着看孩子们玩耍。
见那弓箭、弹弓做工精致,不似凡品,心下羡慕,便对刚射完一箭的长康说:“长康,这弓箭弹弓可真不错,以后留着给你们弟弟们玩儿啊。”她生怕好东西被长康他们送了外人。
李文慧闻言,手中剪刀顿了顿。她本意是想让儿子们留着这礼物做个念想,感念孙爷爷的心意。转念一想,终究是身外之物,若能给弟弟们用,也是一家人的情分,便低头继续裁剪,未置一词。
长康将弓箭递给下个小伙伴,对小婶婶认真道:“我们带着弟弟们一起玩。”
冯小芹以为长康应下了,心下满意,又凑到婆婆和大嫂身边,摸着那光华璀璨的蜀锦赞叹:“哎呦,这布可真鲜亮!镇上的布铺里都没见过这么好的。”
“嗯,这些带花纹的是蜀锦,我正裁的这叫溪布,都是从四川带来的。”李文慧温声解释。
“这么多料子呢,”冯小芹不见外地笑道,“嫂子是给大哥做新衣吧?顺手也给小山做一套呗,他自打去年起就没添过新衣裳了!”
李文慧听她这般拎不清,也不着恼,只平和清晰地回道:“小芹,这布料是孙叔送给我娘家和大伯两家的,我做不了主。我给大山做,是因这布料里有他一份。我素爱针线,也下了苦功学,成亲前,家中兄弟的衣裳也多是我做。但他们成家后,便都是他们媳妇拿着尺寸来与我商议样式,由我裁剪,她们亲手缝制了。我出嫁后,更是只给自家人做。小山既已成家,他的衣裳再由我来做,就不太合适了,你说呢?”
“哦……是,是这个理儿。”冯小芹顿时语塞,脸上火辣辣的。那种被比下去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原以为分家立业、手头宽裕后便能挺直腰板,此刻却……
“你今天怎么得空过来了?地里的活儿不忙了?”婆婆刘周氏心软,见小儿媳窘迫,出声替她解围。
“啊,是,这不快入夏了嘛,想着好久没回娘家看看了,趁这会儿有空,带长安、长宁回去看看。”冯小芹连忙借坡下驴,试图驱散那份尴尬。
“哦,也好,代我问亲家好。”刘周氏不再多言。
“长安、长宁,娘带你们去外婆家好不好?咱们坐牛车去。”冯小芹转向儿子,想尽快离开。
“我不去!”大儿子刘长安撅着嘴拒绝。
“为啥不去?外婆家有好几个表哥可以陪你玩儿呢。”冯小芹哄道。
“外婆家的表哥打我,还抢我东西!跟大哥二哥不一样!我不喜欢他们!”长安大声嚷嚷。
小儿子长宁虽不懂事,但见哥哥不高兴,也挥舞着小手,口齿不清地喊:“不!不去!哥哥,不!”
冯小芹脸上彻底挂不住了,僵在原地不知所措。“你来去一趟时间紧,孩子小,带着反而不便。让孩子在这儿玩吧,晚上让小山来接。”刘周氏再次开口圆场。她心知,小儿子多半也是不愿去冯家那个嫌贫爱富的岳家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