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樊景琰那辆招摇的京城大马车,林守业、林文柏并王大力、李文石等一众村中骨干,并未立刻散去,而是重新回到了林家那宽敞朴素的堂屋。郑秀娘手脚麻利地给众人换上了新沏的热茶,氤氲的热气驱散了些许冬日的寒意,也仿佛在安抚着众人尚未完全平复的心绪。
堂屋内一时无人说话,只闻杯盖轻碰的细微声响。今日这信息,着实有些多,需要些时间来慢慢理顺。
最终还是里正林文柏先开了口,他声音沉稳,带着一贯的审慎:“樊东家此番前来,开出的条件,诚意十足,也确实是咱们难以拒绝的。看来,咱们与会仙楼,或者说与樊家的这条线,不仅能继续走下去,只怕会绑得越来越紧,牵扯的方面也会越来越多。”
精于算计、掌管村中钱粮账目的李文石随即接口,语气冷静而客观:“与樊家合作,是桩双赢的买卖。樊家背景硬,路子广,有他们在前面挡着,等闲势力也不敢来寻咱们的麻烦。至少在合作期内,咱们能有个相对安稳的环境,专心把村里的各项产业搞好。”
王大力闻言,也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话语简短却有力:“有我那两个兄弟在军中看着,樊家就算有什么心思,也只会选择跟咱们好好合作,不敢乱来。”
负责对外运输销售的林文松,静听至此,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常年在外走动,见识自是不凡:“樊东家今日这一趟,对双方都有利,但细算下来,对咱们益处更大。”
“明年起,咱们的产出不必全系于樊家一处,至少能分出三四成供给迎客楼和军中。这样好,多条路,多份安稳。也正是因为咱们握住了这份‘不独家’的底气,樊家反而会更看重咱们,不敢轻慢。”
跑商多年的李货郎,捻着不多的几根胡须,一语道破关键:“说一千道一万,人家看重咱们,图的就是咱们手里这些别处没有的好东西——好菜种、好手艺、好酱料,还有咱们这方难得的水土。咱们呐,得把这些根基守牢了,发展好了,才是长久之计。”
“正是这个理儿。”坐于上首的林守业终于开口,声音苍老却带着定鼎般的沉稳,“咱们的根本,就是把地种好,把工坊办好,把村子治理好。那樊东家是个极精明的人,他提出的条件,句句都打在咱们最盼的点上。”
“把咱们的东西运作成‘贡品’、‘特供’,固然是扬名获利的好事,但更难得的,是他愿意助咱们在县里立足,为乡亲们争取减税,为村子修通连接镇上的大路,尤其是……给咱们的孩子们一条出去见世面的路。”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屋里那些眼神清亮的半大孩子,语气变得深沉而充满希冀:“我琢磨着,这两条路,咱们都不能独享。文柏,文石,你们看看,找个时机,跟其他三个‘平’字村通个气。”
“若是能四村联合,一起把通往镇上的大路修起来,就算赋税减免得少些,哪怕咱们每村再凑些钱,也值得!路通了,四个村子才能真正连成一片,共同发展,咱们的力量也才能更大。”
“至于樊家那个培养后生的计划,除了咱们林、李两家的娃娃,每年也拿出一个名额,给村里别的人家,让大伙儿都有个念想,都有奔头。你们觉得,这么安排可好?”
此言一出,在座的黄豆爷爷、尤一手、陈大柱、上官玉莹、何老汉、何秋山等几位坊主,心中皆是又暖又震。这就是林家!这就是他们心甘情愿追随的领头人!从不只想着自家肥饱,总是惦念着如何带着大家一起把日子过好。想到通往镇上平坦宽阔的大路,想到自家的儿孙将来或许也有机会去那京城之地开眼学习,谁能不心潮澎湃?
而林文柏、林文松、李文石、李文远、刘大山、王大力这些中生代,更是被老族长这番胸怀所激励。家有此老,如有一宝,村有此老,更是幸事!这盏指路的明灯,让他们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有力。
林文柏与李文石当即应下:“爹(大舅)放心,等开完村民大会,我们立刻就去联络其他三村里正,好好商议此事。”
这时,李文远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大舅,除了樊家,还有我岳父那边的路子呢。孙家不是跟咱们签了十年的助学金契约吗?他们商队每年收益的两成,是专门给咱们村孩子读书用的。孙家商队规模虽不及樊家,但在西北一带也是响当当的,咱们每年同样可以选派两人,跟着孙家商队出去历练。”
他的妻子孙嘉陵也立刻点头附和:“对,可以像樊家一样,半年跟着商队走,半年回我们四川学做生意。我们那儿商贸繁盛,机会也多。”她心里未尝不盼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将来也能回四川本家去学习一番。
孩子们一听“孙爷爷”、“四川”,立刻想起了那位带来许多新奇玩意、说话风趣的孙老汉,还有做得一手好川菜的孙家舅舅们。李家的“有金、有银、有财、有宝、有福”五个娃娃,彼此交换着兴奋的眼神,能去外公/孙爷爷家看看,那该多有意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