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雪在一旁抿嘴笑着,眼中充满向往。这一年,她跟着林芝兰、林秀茹认了些字,又得张青樱指点刺绣,愈发觉得读书明理的女子,自有一番不同寻常的气度,心底对知识的渴望愈发强烈。
林文桂得知消息,连日来因何秋云家起势而憋闷的心绪,终于透进一丝亮光。分红她今年是没份的,毕竟刚迁回不久。
可那前往四川和京城的名额……哈哈,合该是她家的!何秋云再能干又如何?只生了两个丫头片子,一个儿子都没有,村学定然不收女娃,往后这等好机会,必定是她儿子的囊中之物!
她心头火热,已开始盘算如何督促丁老三,明年定要将大儿子塞进村学,必须读出个名堂,把她的脸面统统争回来!她那正在外面野跑、无忧无虑的大儿子,莫名打了个寒噤,浑然不知自己即将被亲娘卷入“望子成龙”的洪流之中。
而被林文桂视为“大煞神”的何秋云,听完丁老四带回来的消息,依旧沉默地扒着饭。待碗底见空,她放下筷子,言简意赅:“我再去挖棵树,送给果果。”
丁老四稍一转念便明白了妻子的意图:“你是想……让咱家丫头们也去跟青樱娘子学认字?怕是不易。青樱娘子前些年身子不好,只为林家、李家的孩子启蒙,村里其他长老的孩子都没收过,咱们新来乍到……”
“去跟果果说。”何秋云语气笃定。她极喜欢那个灵秀的小囡囡。上次她送去一棵山里挖的毛栗子树,果果竟将那些小野果养得又大又甜,还特意给她送回一背篓,炖了兔子肉,香得全家赞不绝口。这份善意,她记在心里。
林守成一家则被这连串消息砸得晕头转向。林守成和林文杨首先抓住的是“留园给参与建设者送藕”——他们父子俩的名字可都刻在留园的功德碑上呢!虽当初动机不纯,但活干了,工钱拿了,鱼也吃了,没想到好处还有后续!父子俩正暗自窃喜,却没留意到王氏脸上风云变幻。
“去京城!这名额合该是咱们林家人的,凭什么分给外姓?”王氏声音陡然拔高,“胖墩是正儿八经的林家子孙,这名额必须给他一个!”
儿媳姜氏怯怯地提醒:“娘,听说……要筛选,不识字不识数的,去不了,怕惹祸……”
“啥?还得识字?”王氏的嗓音瞬间尖利起来,“村里不是要修村学吗?让胖墩、小胖都去!以后可是要代表林家去京城的!哎呀,咱们就等着跟孙子享福,去京城过好日子吧!”她已全然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美梦里。
冯小芹和刘小山也在灯下细语。“小山,还是你想得周到,提前给娃存了读书钱。”冯小芹脸上带着笑,“等明年村学建起来,让长安先去,学好了回来教长宁,能省一份束修呢!”
她越说越觉得这主意妙,“这去京城的名额,咱长安可以争一争;去四川的名额,那更是十拿九稳!那可是大嫂娘家的关系,咱们自家人,还能不照顾?”
“小芹,”刘小山语气温和却坚定,“咱们既分家了,这些事就得按村里的规矩来。大哥大嫂最是公正,不走后门。”
冯小芹仿佛没听见丈夫的话,转头对玩着木棍的大儿子刘长安笑道:“长安啊,你可要好好学,全家都指望你呢!娘就等着你从四川、京城给娘带回大元宝啦!”
刘小山听着这“爱的绑架”,眉头微蹙,蹲下身看着儿子:“长安,读书识字,就能像长康、长乐哥哥那样厉害,你想去学吗?”
“想!我要跟长康哥哥、长乐哥哥一样厉害!”长安是十足的“哥控”,立刻大声回答。
“学,学!哥哥厉害!”连刚满一岁多、话都说不利索的小儿子长宁也挥舞着小手学舌。
“好,长宁长大了也去学,跟哥哥一样厉害。”刘小山抱起小儿子,肯定地说道。
冯小芹站在一旁,看着父子三人其乐融融的画面,第一次感到自己似乎被隔绝在这份默契之外,心里涌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
喜讯如涟漪扩散,浸润着家家户户,映照出人生百态。平华村这个腊月,因这接踵而至的福音,变得格外喧闹而充满希望。
空气里弥漫的,不仅是食物的香气,更是对丰足年节的期盼,对分红银钱的憧憬,以及对子孙后代能读书明理、走出大山的深切渴望。
只待那账目最终厘清,分红大会召开,这份积蓄已久的喜悦,便将化为席卷全村的热潮。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