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腊月,年味儿就一天天浓了起来。这天,作为“邻里留园”的小东家之一,果果和哥哥姐姐们跟着大人们,兴致勃勃地去给留园挂红灯笼、贴窗花。
只见留园墙角那株小鱼儿家从山上移来的野梅树,已绽开了疏疏落落的花朵。红梅绽放,暗香浮动,为冬日的园子平添了几分清雅与生机。
小果果一下子就被这些漂亮的花吸引住了,迈着小短腿跑到树下,仰着脑袋看得入了神。寒风裹挟着清冷的幽香钻入鼻尖,她的小脑袋里,那片神奇的美食数据库仿佛被这香气激活,瞬间浮现出与“梅花”相关的精美食物图画。
最终停留在“点心篇”的一页——那是一枚枚形如梅花、层层绽放的酥饼,旁边标注着“梅花酥饼”、“形雅意吉”、“五福临门”……
“梅花的饼饼!”果果眼睛一亮,立刻联想到昨天家里用胡麻油和猪油做的好吃酥点。她转过身,拉住正在挂灯笼的张青樱的衣角,小手指着梅花,又比划着圆形,“娘亲!看!梅花!做……做梅花饼饼!像梅花一样的酥饼!”
张青樱顺着女儿的手指看去,心中一动。林守英等人也围了过来,听着果果咿咿呀呀、连比带划的描述,大致明白了她想做一种梅花形状的酥点。
“梅花形状的酥饼?这主意可真风雅!”江依心眼中流露出追忆之色,“我幼时在娘家,年节里见过类似的点心,叫做梅花糕或梅花饼,寓意极好,象征五福临门、报春迎祥,只是做法繁复,寻常难得一见。”
这话更勾起了大家的兴趣。一回到林文松家,女眷们便摩拳擦掌,准备将这“梅花酥饼”付诸实践。
有了昨日成功调配油酥的经验,和面自是老练。樊掌柜和闫老板送来的上好的面粉,按果果“指挥”的比例,混合了胡麻油与猪油,那独特的坚果香气与醇厚脂香再次弥漫开来。
馅料更是丰富:林守英熬好了香甜的枣泥;孙嘉陵用自家产的顶级豌豆炒制了细腻的豆沙;张青樱则将中秋时留下准备做月饼的莲子磨成了清甜的莲蓉。三种甜馅,各具风味。
正当大家准备包制甜馅时,果果却望着厨房一角那篮咸鸭蛋出了神——这是上官玉莹为感谢果果赠送的太空莲莲子,特意送来答谢的。她最爱莲花,得了莲子如获至宝。
此刻,果果的小脑袋里,美食数据库再次闪现,出现了将咸蛋黄捣碎,用少许胡麻油或猪油调匀成馅料的画面。
“蛋黄黄,也做馅!”她扯了扯身旁孙嘉陵的袖子,“姑爷爷,喜欢咸咸的!”
孙嘉陵立刻会意:“果果是想做咸口的?给你姑爷爷做蛋黄馅儿的?”李货郎确实更偏爱咸香口味。
“对!蛋黄馅!”果果用力点头。
这个提议让众人再次感到新奇。于是,上官玉莹送来的咸鸭蛋立刻派上了用场,煮熟取黄,碾碎后加入少量胡麻油调和,制成油润沙软的咸蛋黄馅。
接下来是塑形。林家这些女眷个个心灵手巧,张青樱、江依心、李文慧等人更是翘楚。她们并不依赖模具,全凭一双巧手,将面团小剂子稍稍擀开,巧妙地运用捏、推、叠等手法,竟徒手塑出了颇具立体感的五瓣梅花形状,花瓣饱满,层次分明,再用小刀或梳齿细心压出花瓣纹路。
一朵朵“酥皮梅花”在她们指尖嫣然“绽放”,栩栩如生。林守英、郑秀娘则负责包入不同的馅料,无论甜口的枣泥、豆沙、莲蓉,还是咸香的蛋黄馅,都能完美融入这精致的“梅花”之中。
“咱们这样用手捏,是好看了,可寻常人家怕是一时学不来。”林守英看着手中的“艺术品”,笑着说道,“幸好,五月里村里办喜事做合欢饼时,大家喜欢得很,各家都置办了些饼模,我记得就有梅花样式的。到时候把酥坯往模子里一按,一样是朵规整漂亮的梅花,省事又好看!”
“这枣泥馅儿的好认,其他馅儿看不出来是甜的还是咸的,怎么分呢?姑爷爷怎么知道哪个是咸口的?”林芝兰跟着大人们一起包馅,看着包好的梅花饼胚,犯了难。
站在旁边的果果瞧见案台上碗里的芝麻,大眼睛眨巴眨巴,“芝麻,沾芝麻,姑爷爷喜欢的,沾芝麻。”
“对哦!我们可以用芝麻做记号,沾了芝麻的是咸口的,没芝麻的是甜口的。”芝兰一下听懂了妹妹的意思,把头凑过去蹭蹭果果的小脸蛋,夸道:“果果真棒!”
饼胚全部包好后,最后的烹制采用了平华村目前最常用的方式——油炸。新榨的、色泽清亮的大豆油倒入锅中,烧至五六成热,小心地将“梅花酥坯”滑入油锅。
伴随着细密的“滋啦”声,酥坯在热油中迅速膨胀、定型,外层逐渐变得硬挺金黄,如同梅花历经风霜,傲然绽放。独特的油酥香气混合着馅料的甜香或蛋黄的咸香,霸道地充盈着整个灶间,甚至飘出了院子。
第一批梅花酥饼出锅了!甜口的,外皮层层酥脆,一碰即碎,内里枣泥甜糯、豆沙绵密、莲蓉清润;咸口的,酥松的外皮包裹着沙咸油润的蛋黄馅,风味截然不同,却同样诱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