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这回门日,当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看罢了冯小芹那头有苦说不出的憋闷,咱们再把目光投向平华村里另外两户人家——那光景,可是一出热闹的“戏”,一暖一逗,相映成趣。
林家:母女斗法,棋逢对手
若说冯小芹在娘家是那被拔光了毛还不敢吭声的绵羊,那林文桂回娘家,便堪称狐狸回了老窝——满屋子飘着的,都是心眼子。
林文桂的精明算计是刻在骨子里的,连她亲娘王氏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当初林守成和王氏鼓动女儿女婿回迁,算盘打得噼啪响:不就图丁老三老实肯干,是一把好劳力,指望他一人干两家的活儿么?可林文桂哪里肯依?丁老三这棵“摇钱树”,她恨不得独自圈起来,落下的每一个铜板都得是她的,娘家人想沾光?窗户都没有!
自然,她也不会蠢到跟娘家撕破脸。心里还揣着个念想:万一哪天,大伯林守业心一软,原谅了她爹早年做的混账事,让林文松那一支重归门下,那泼天的好处,她可不能落下。于是,面子功夫做得十足——偶尔让丁老三过去象征性地搭把手,年节礼数从不缺席,只是内里的实惠,半分不肯多掏。
这回初二回门,林文桂和丁老三提着年礼上门。礼看着体面,有菜有肉有糕点,实则都是寻常物事,远不及带给婆家丁家的丰厚。一进门,那气氛就透着股亲热又疏离的微妙。
“爹,娘,大哥,我们回来了。”林文桂笑容满面,话语亲昵,眼神却警惕地扫过爹娘和大哥林文杨的脸。“旺儿、珠儿,快给外公、外婆,大舅、舅母拜年!”
“哎呦,文桂回来啦!快坐下歇歇!”王氏热情迎上,眼睛像探照灯,先把女儿女婿手里的东西估了个价,心里立刻有谱:不够实在,待会儿还得下功夫挖点。
果然,寒暄没几句,王氏便开始旁敲侧击:“文桂啊,虽说你们今年刚迁回来不分红,但收成总不错吧?旺儿他爹田里地里都是一把好手,收成是村里顶好的,工坊里也没少忙活,肯定攒下些了?你看你大哥家,胖墩、小胖明年都要读书,开销大着呢……”
林文桂端起茶杯,慢悠悠吹口气,笑道:“娘,您可别听外人瞎说。收成是有,可刚回迁,处处要置办,花销大!旺儿开蒙更是吞金兽。我们日子也紧巴。”
丁老三在一旁憨厚点头,深知媳妇能耐,这种场合,他只需做个安静背景板,偶尔附和“是,不容易”,便是最佳配合。
王氏见女儿滴水不漏,便转向年货,暗示家里缺鱼少肉。“文桂啊,家里人多,今年收成不好,没置办像样年货。想往年,爹娘有好的都留给你……”王氏故作感慨,“如今你回到身边,日子也好起来,爹娘欣慰。终究离得近好,彼此照应。”
“娘,爹,我知道咱家如今不如从前。我也心疼爹娘呢。”林文桂顺杆爬,表完心意立刻把哥嫂扯进来,“大哥大嫂,不是我说,你们可不能偷懒了!爹娘操持大半辈子,你们得好好待二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妹子,不是我们偷懒,地里的活儿以前不怎么会干啊。”林文杨一副掏心窝子样,“这不才让妹夫回来指点嘛!有妹夫帮忙,咱家日子肯定好。再说了,这大半年我跟爹可出了大力气,留园门口功德碑上还有咱名字呢!”
“就是,小妹,爹娘为家操碎心,文杨也辛苦。他们身体不如从前,得好好补补。年前村里买的灵鱼、莲藕,我拿回来就做给二老补身体,这才好些。”平日里话不多的大嫂姜氏,关键时刻也露了心眼。
“小妹,你家就四口人,还有丁老四家帮补。我看丁老四对妹夫这哥哥用心得很,前不久就送了一大匹织布坊的新布给你们呢。”姜氏趁热打铁,“爹娘今年都没做新衣,你看那布能不能先紧着爹娘用?反正你们跟织布坊是亲戚,要用布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正穿着新衣的林文桂被将了一军,满屋人盯着,不好发作,强挤出笑容:“老四他们在织布坊也不易。我们做哥嫂的,不能白占便宜。”她话里有话,“但大嫂说得对,回头我送半匹布来,爹娘做件新衣裳。”
“还是文桂贴心!老三,今儿中午咱好好喝一盅,你是有福的,娶了我家宝贝闺女。”林守成见状,转头对丁老三说,“家里鱼、藕都吃完了。听说你家还有茄子?我们今年没种上,好久没尝茄子味儿了,家家吃的茄盒、藕盒,我都不知啥味啊!”
“我去给岳父拿点,家里还有。”憨厚的丁老三起身就要走。
“当家的,我去!咱家就剩一点,明儿还要招待四弟一家呢!”林文桂忙咬唇拉住丈夫。真让他去,怕是什么都不剩了。
“文桂,你院里挂的腊肉腊肠再拿些来,你爹就爱这口,待会蒸点下酒。看你如今手艺,比娘都强了!”王氏看着女儿起身,补充道。
这一出回门“宫心计”,林文桂暂落下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