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灯火阑珊,为这个漫长而热闹的春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然而,结束亦是开始。积雪尚未完全消融,平华村的土地上已然涌动起新的生机。育苗春种、修建新房、筹备县尊到访、安排子弟外出历练……一桩桩、一件件,如同蛰伏一冬的种子,亟待破土,拉开新一年的繁忙序幕。
正月十六,家家户户的屋里便已暖意融融,人们围着苗床,小心翼翼地开始育苗工作。房前屋后的菜园里,也响起了清理残雪、整理土地的声响。谁都清楚,春种事关一年的收成与进项,容不得半点马虎,早一天行动,便多一分把握。
年前便议定分家的林七叔公家,趁着春耕未至、人力充裕,热热闹闹地在紧邻的宅基地上,为分出去的二房动土建新房。这堪称平华村最和睦的一桩“分家”——虽另立门户,却仍在一口锅里吃饭,一同下地做活,老太爷七叔公在两处都备着宽敞的房间,随心而居。
分家非因龃龉,实是子孙繁茂,家境宽裕后,长辈们想给儿孙更宽敞自在的生活环境。瞧那工地上,一大家子男女老少齐上阵,干劲十足,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连那小小重孙林丰渔(小鱼儿),也举着比他人还高的扫帚,认认真真地清扫木屑,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引得众人发出阵阵欣慰的笑声。
七叔公家这边热火朝天,不远处,冯小芹与刘小山租住的小院里,气氛却沉闷得多。夫妻二人默默地在屋内育种,动作间都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压抑。回门日被娘家近乎洗劫一空的积蓄,让这个刚刚看到希望的小家,不得不再次从零开始。
冯小芹怔怔地出着神,想起拿到分红时,与小山兴致勃勃规划新房的模样;想起自己曾热情邀请婆婆和哥嫂,来年除夕定要在自家新房里团圆;想起小山偷偷打零工,攒钱为她买下第一个银镯子时的羞涩与珍重……
昔日对着满满钱匣子许下的愿景言犹在耳,如今手腕上却空空如也,钱匣子里更是只剩下几枚孤零零的铜钱。念及此,那颗自初二后便空落落的心,顿时被无尽的酸楚淹没,她忍不住低下头,小声抽泣起来。
“小芹,咋啦?可是冻着了?还是伤着了?”刘小山听见动静,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凑过来,语气满是关切,“要不咱先歇歇,过两日天再暖些弄也不迟。”
“没……没事,”冯小芹吸了吸鼻子,用力抹了把眼泪,“不能耽搁,早点育苗,园子也得赶紧清出来……咱们、咱们现在没钱,耗不起了!”
“不是都说好了吗?先紧着用给长安、长宁存的读书钱,咱们记清楚账,往后连本带利给娃儿们补上。万幸,当初还留了这一手。”刘小山温声安慰道。
“可……可新房今年是修不成了……说好在新房里过除夕的,全都……”梦想落空的委屈再次涌上心头,冯小芹的眼泪又掉了下来。她像是抓住救命稻草般,扯住刘小山的衣袖,“小山,要不……你去跟娘和大哥开开口?先借些钱把房子修起来,往后咱们……”
“小芹,”刘小山打断她,语气异常冷静,但目光里没有半分责备,只有一种沉静的包容。他何尝不知,妻子这般糊涂,根源在于那从未被真正填满过的安全感。“若我真去找娘和大哥要钱修房,这钱,你觉着咱们日后该还不该还?”
“啊?”冯小芹抬起泪眼,红通通的眼里满是困惑,“你可是娘的儿子,大哥的亲兄弟,帮衬着修房子,不是应当应分的吗?谈啥还不还的……”
“不应当,不应分。因为咱们分家了。”刘小山心中暗叹,看着她那源于原生家庭的、根深蒂固的“大家”观念,声音愈发温和。“小芹,若没分家,咱们挣的每一文都交到公中,那爹娘兄长帮咱们建房,是天经地义。可咱们已经分出来了,分家时娘和大哥还多偏了咱们良田和银钱,他们不欠咱们什么了。剩下的,全是情分,不是本分。”
“可、可我们终究是一家人啊!一家人哪能算得这么清楚……”冯小芹想起自己娘常挂在嘴边的“至理名言”,忍不住小声嘟囔。
“分了家,就是两家人了。”刘小山耐心地重复着这个她始终难以真正接受的概念,“若真不该计较,当初咱们为何执意要分?为何要多占良田?为何要让娘贴补租金?为何得了分红,没想过孝敬娘和哥嫂一分?”他知道,必须一次次地用事实逻辑,去温和地松动她脑子里那些被灌输的歪理。
“那……那便算借的!咱们去找娘和大哥借钱修房,以后一定还!”想到温暖宽敞的新房,冯小芹退了一步,紧接着想到什么,马上说,“不对!跟娘和大哥是两家人,借钱要还。可长安、长宁是咱的亲骨肉,是一家子,用了他们的读书钱为啥也要还?这钱本也是家里的。”
“小芹,”刘小山语气加重了些,“给娃儿们存读书钱,是咱们当爹娘早应承下的,既是答应了,这钱便是他们的。不能因他们年岁小,就不把他们的东西当回事。你想想,若这钱是给了别家,你能随意去要回来吗?再说,娃儿们只有读了书,明事理,将来才不用再吃我们这般的苦。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