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华村的春天,是在村学工地的号子声与那片神秘作物悄然生长的静默中,一日日流淌而过的。
村学的建设热火朝天,而那方被划为“种子田”的土地,则像一位沉静的魔术师,不动声色地演绎着生命的奇迹。
种下第三日,嫩绿的幼芽顶破土皮,探出第一抹新绿;
第七日,幼苗已亭亭玉立,叶片宽大肥厚,绿意逼人,精神头十足;
第十五日,茎秆开始迅猛拔节,那长势,几乎一日一变,直溜溜的杆子看得经验丰富的老农们都连连称奇;
待到第二十五日,惊人的一幕上演了——直溜的翠绿杆子上,竟齐刷刷鼓出了几个饱满的青皮“大疙瘩”!更稀奇的是,每个疙瘩顶端都迸出一大把或粉或金的柔软流苏,风一吹,飘飘摇摇,宛如豆蔻少女精心梳理的发丝,却把一村老小看得目瞪口呆。
“这……这算啥?庄稼还兴长头发的?”地头边,每日前来“围观”的村民络绎不绝,议论声此起彼伏。
“我活了大半辈子,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就没见过这般稀罕物!”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爷子拄着拐棍,眉头紧锁,“说是竹子不像竹子,说是甘蔗又太过粗壮,这还结疙瘩吐丝……怪哉,怪哉!”
年轻些的更是摸不着头脑,聚在一起猜得天花乱坠,从海外仙种猜到山精点化,越说越是离奇。
有那好奇的村民忍不住想凑近了细看,甚至伸手去摸,自有村中由刘大山和王大力领导的巡逻队员上前,客气而坚定地劝止:“诸位多担待,村里有严令,此物关乎重大,还请远观。”
于是,家家户户的饭桌上,话题重心渐渐从村学的最新进展,偏到了这“长头发的疙瘩”上。几位村中长老心里跟猫抓似的,聚在一起低声嘀咕:“守业和文柏的为人咱们清楚,定是为了村子好,种的是宝贝……可这到底是啥宝贝?能不能先给咱们透个底?这般猜来猜去,心里痒得慌,夜里都睡不踏实!”
不仅大人们心痒难耐,村里的孩子们也被这神奇的作物彻底吸引了。往日里满村疯跑的皮猴子们,如今也有了固定“据点”,三五成群地蹲在田埂边,小脑袋凑在一起,对着那片绿油油的地指指点点。
“我猜它肯定甜,你看它杆子像甘蔗!”
“才不是呢!我觉得它能结大果子,你看那疙瘩多鼓!”
“那些须须能不能吃呀?是不是跟龙须面一个味儿?”
“它会不会跟萝卜一样,土里还藏着宝贝?”
小鱼儿和他的好伙伴王宝生也在其中。这天,王冬雪得了空闲,便被两个小豆丁一左一右软磨硬泡地拉到了地头。
两个小男孩仰着脑袋看了半晌,争得面红耳赤也没个结果。王宝生忽然灵机一动,拉了拉小鱼儿的袖子,压低声音说:“我们去问果果妹妹吧!好吃的,果果肯定知道!”
在小鱼儿和王宝生纯净的小心灵里,村里最好吃的东西都跟果果妹妹有着奇妙的联系,那这从未见过的新奇作物,果果也一定能认得。
说起来,这还是王宝生第一次主动去果果家做客。平华村作为流民安置之所,村民来自天南地北,从最初的彼此防备、小心翼翼,到如今的和谐共处、守望相助,反倒格外珍视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也自然而然地恪守着一种默契的分寸感。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情谊真挚,但未经大人首肯或陪伴,孩子们很少会随意串门打扰。
一年半前的王大力家,还是村里数得着的困难户,家中三个病人拖累,全凭妇孺咬牙苦撑,王宝生年纪又小,除了与世交刘大山家偶有走动,几乎不与别家来往。
直到灵果福泽降临,家中病痛尽去,劳力增多,村里各项产业兴起,王大力也有了稳定的活计,家境日渐宽裕,王宝生这才像只试探着出窝的雏鸟,有了更多在外玩耍、结识伙伴的机会,也因此遇到了性情相投的小鱼儿。
两个都是心地善良、又同样爱吃的暖心小豆丁,年纪相仿,自然成了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更巧的是,两人心底都对果果妹妹有着一份莫名的崇拜和信任,觉得她聪明又厉害,仿佛无所不能。
小鱼儿倒是去过一次果果家,那次是由新进门的小四婶陈卉生陪着登门的,他还得了果果慷慨相赠的三色灵鱼——他可是全村除了果果自家以外,最早拥有灵鱼的人!这份殊荣让他骄傲了许久。但家里大人反复叮嘱过,不能随便去打扰果果妹妹,妹妹要跟着娘亲读书识字,还要和哥哥姐姐们锻炼身体,日程排得满当当的。
今日有王冬雪姐姐陪着,两个小家伙自觉有了“正当理由”,那股按捺不住的好奇心便彻底占了上风,他们笃定地认为,果果一定能解开他们心中的谜团。
于是,在王冬雪的带领下,一场小豆丁之间的“正式会晤”在果果家的小院里温馨上演。
敲门之后,张青樱牵着果果前来应门。小鱼儿还是像去年一样,颇有规矩地鞠躬行礼:“婶婶好,我是小鱼儿。我来看果果妹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