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但安民县的县委大楼却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一场紧急召开的县委常委会,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县公安局局长张建国坐在会议桌的末位,后背挺得笔直,额头上却沁着一层细密的汗珠。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县委书记李卫民和县长马国梁的目光,像两把探照灯一样,反复在他身上扫射,烤得他坐立难安。
“同志们,情况我就不多赘述了。”李卫民的声音沙哑而低沉,带着劫后余生的疲惫和后怕,“青龙水库的险情,是悬在我们安民县三十万人民头顶的一把利剑!是周厅长和省检查组,帮我们把这把剑挡了回去。但是,同志们,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他猛地一拍桌子,声色俱厉:“这个隐患,为什么早不发现,晚不发现,偏偏等省里的领导来了才暴露?我们的排查工作是怎么做的?我们的责任心在哪里?这件事,纪委要立刻成立专案组,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到谁,不管他是什么级别,绝不姑息!”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低着头,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训斥过后,李卫民的语气稍缓,话锋一转:“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这场危机中,有一位无名英雄,在最关键的时刻,挽救了我们整个安民县,挽救了在座各位的政治生命!”
马国梁县长接过话头,语气中充满了感慨和敬意:“这位匿名的‘吹哨人’,通过一通电话,不仅精准地指出了管涌的位置,甚至连我们水利专家都想不到的抢险方案都一并给出。这说明什么?说明此人,是一位真正胸怀大局、技术顶尖、深藏不露的高人!”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公安局长张建国身上。
李卫民看着他,一字一顿地说道:“建国同志,周厅长临走前特意嘱咐,一定要找到这位英雄。这不仅是为了表彰,更是为了向全社会传递一个信号——我们安民县,绝不会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我给你下个死命令,动用一切技术手段,不惜一切代价,三天之内,必须把这位神秘高人给我找出来!这是你公安局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是!保证完成任务!”张建国“霍”地一下站起来,敬了个礼,声音洪亮,但心里已经叫苦不迭。
茫茫人海,找一个刻意隐藏自己的匿名电话拨打者,这无异于大海捞针。
会议一结束,张建国火烧屁股似的冲回局里,连夜召集了刑侦、技侦、网安等所有精干力量。
“查!给我查!”张建国的咆哮声回荡在公安局大楼里,“查通话记录,查基站信号,查沿途监控!就算把安民县掘地三尺,也要把人给我挖出来!”
技术侦查很快就有了初步结果。
“报告局长,电话是从青龙镇镇西头的一家小卖部公共电话打出的。”技侦支队的队长汇报道,“我们查了通话时间段前后,那个区域的手机基站信号,筛选出了上百个可疑号码,正在逐一排查。但是,对方很警惕,通话时间很短,而且小卖部位置偏僻,只有一个老旧的、角度很差的监控,画面非常模糊。”
“模糊也要看!”张建国双眼赤红,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一段经过技术修复的、充满了雪花点的监控录像被投放在大屏幕上。画面中,只能隐约看到一个穿着白色短袖的年轻男性身影,在小卖部门口停留了片刻。他买了一瓶汽水,仰头喝下的动作倒是很清晰,显得格外悠闲。但他的脸,始终被一个诡异的角度和模糊的画质完美避开。
“妈的,还是个反侦察意识极强的高手!”张建国恨得牙痒痒。
另一边,负责走访的刑警也从小卖部老板娘那里得到了线索。
“一个年轻人,高高瘦瘦的,长得挺俊,看着像个大学生。”老板娘努力回忆着,“说话口音不像本地人,带着点省城那边的味儿。打完电话还买了瓶橘子汽水,喝完就走了,看着不慌不忙的。”
“不像本地人”“省城口音”“技术专家”“反侦察意识强”……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在一起,一个神秘高人的形象在所有办案人员的脑海中逐渐丰满起来:他极有可能是省里派下来的,或者是有着省城背景的专家,因为某种原因路过安民县,出于一个技术人员的良知,出手相助,又因为身份敏感,事了拂衣去。
这个推论,很快就上报到了县委书记李卫民的案头。
李卫民看着报告,越发肯定了自己和马国梁的猜测。这绝对是上面的人在敲打他们!这位高人,恐怕是故意留下这些线索,既是考验他们的办事能力,也是在暗示他们,不要声张。
“查,还是要继续查。”李卫民对张建国指示道,“但要改变策略。不要大张旗鼓地搞得人尽皆知,要内紧外松。重点排查近期从省城来安民县,有水利、工程相关背景的人员。记住,找到人后,不要惊动,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是!”张建国领命而去,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从“大海捞针”,变成了“在针上雕花”,难度系数不降反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