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澈低估了一件事。
他低估了一个在黑暗中摸索了数年、濒临绝望的年轻人,在突然看到一丝光亮时,会爆发出何等可怕的能量。
他以为自己只是随手撒了一把鱼饵,想钓一条能替自己干活的鱼。
他没想到,自己钓上来的,是一头饿了三年的史前巨鲨。
小李变了。
从江澈说完那番话,坐回自己位置的那一刻起,他就变了。
如果说之前的小李,是一台勤勤恳恳、但程序混乱的旧电脑,只会执行最简单的“复制粘贴”命令;那么现在的小李,就像是瞬间完成了系统重装和硬件升级,CPU直接从单核奔腾换成了顶级处理器,内存拉满,还自带了最新版的办公软件。
他将那叠被批注得面目全非的稿纸推到一旁,动作决绝,仿佛在告别一个不堪回首的过去。然后,他铺开一张崭新的稿纸,握笔的姿势都变得沉稳有力。
江澈用《台钓入门与精通》的书角做掩护,悄悄观察着。
只见小李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他不再是漫无目的地堆砌文字,他的每一次落笔,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性。
“高度……站位……”他嘴里念念有词,下笔便将县委的“一主两翼”发展战略放在了句首,紧接着,孙大海和李卫国的名字被恰如其分地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写到水泥厂改制,他停顿了片刻,脑海中回忆着江澈那“一主一次,一轻一重”的教诲。他不再平铺直叙,而是将整个事件分拆成了“党委决策之果断”、“干部执行之有力”、“群众工作之细致”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每一个层面都用具体事例来支撑,文字间充满了力量感和画面感。
提到化工厂污染,他则笔锋一转,寥寥数语带过省级调查组的雷霆之威,将重点放在了青龙镇如何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安抚群众情绪、保障村民饮水安全上。通篇不见一个“功”字,却处处彰显着青龙镇在危机面前的责任与担当。
江澈看得眼皮直跳。
这小子……学得也太快了!
他不仅是学会了,更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江澈只是给了他一个框架,他却用自己的理解,迅速地填充了血肉,甚至连骨骼都打磨得熠熠生辉。
最让江澈感到一丝寒意的是,小李在引用上级领导讲话时,那种信手拈来的熟稔。他显然是连夜把孙大海和县里几位主要领导近半年的讲话稿都翻了出来,并且不是简单地摘抄,而是将那些“金句”巧妙地揉碎,化入自己的行文逻辑之中,用词之精准,语气之贴切,仿佛他当时就在会议现场,亲自聆听了领导的教诲一般。
江澈感觉自己不是在培养一个“接班人”,而是在进行一场危险的“基因编辑”。他只是想给一只绵羊装上一个跑得快一点的引擎,结果这只绵羊原地变异,长出了獠牙和利爪,眼睛里还闪烁着智慧与野心的光芒。
这一夜,小李没有回家。
他就着一桶泡面,一杯浓茶,文思泉涌,笔耕不辍。那座由稿纸堆成的“大山”,在他面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第二天清晨,当江澈打着哈欠走进办公室时,看到的是一个双眼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的小李。
以及他桌上那份已经重新打印、装订整齐的《青龙镇上半年工作总结》。
“江副主任,您……您过目。”小李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但更多的是一种等待检阅的激动和忐忑。他双手将那份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材料递了过来,动作虔诚得像是在呈递一份圣旨。
江澈接了过来,心里嘀咕着:不就是一份总结,至于搞得跟献祭了自己一样吗?
他随手翻开。
第一眼,他就知道,事情超出了他的预料。
工整的宋体标题,清晰的段落层级,恰到好处的行间距……光是这排版,就透着一股子老机关材料的沉稳与大气。
再看内容。
开篇气势恢宏,格局宏大,既有对上级精神的精准呼应,又有对本镇工作的精准定位。
主体部分,亮点突出,数据详实。水泥厂改制的功绩被渲染得淋漓尽致,古桥保护的智慧被描绘得恰到好处,化工厂事件的应对则体现了高度的政治敏锐性。那些原本平淡无奇的工作,在他的笔下,都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结尾的展望部分,更是神来之笔。他紧扣上文提到的“优化营商环境”和“文旅结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既有前瞻性,又不显得好高骛远,完美地呼应了前面的内容。
整篇文章,逻辑严密,文采斐然,站位高远,气势磅礴。
江澈一页页地翻着,脸上的表情从漫不经心,到微微惊讶,再到最后的目瞪口呆。
他看完最后一页,沉默了许久。
这份材料,如果隐去名字,说是县委办哪位资深大笔杆子的手笔,他都信。甚至,比他上一世在省厅里看到的许多处长写的东西,都要高明几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