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楼办公室到三楼小会议室,短短两层楼的距离,江澈却感觉自己走了一个世纪。
走廊里空无一人,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每一次搏动都像是在为他那即将逝去的摸鱼生涯敲响的丧钟。光洁的地板砖倒映着他苍白的脸,每一步踩上去,都像踩在命运的琴键上,奏出一曲悲凉的《凉凉》。
他不是去接受组织考察的,他是去奔赴一场早已注定结局的鸿门宴。
办公室主任在前面引路,背影都透着一股扬眉吐气的劲儿。他没把江澈直接领进会议室,而是在门口停下,指了指旁边的一张椅子。
“陈部长他们还在和赵镇长谈话,你先在这里坐一下,平复一下心情,好好准备。”主任的声音里充满了关切,那眼神仿佛在看自家即将出人头地的麒麟儿。
江澈木然地点点头,坐了下来。
平复心情?他现在的心情就像是即将被海啸吞没的沙滩,怎么平复?除非现在天降陨石,把这栋楼精准地从地球上抹去。
会议室的门虚掩着,隔音效果并不算好。江澈那被【过目不忘】技能强化过的听力,能清晰地捕捉到里面传来的只言片语。
“……最有潜力……年轻干部……”
是陈副部长那沉稳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江澈最恐惧的话题。
江澈的身体瞬间绷紧,耳朵不由自主地竖得更高了。
他听到了赵立新副镇长的声音,带着一贯的爽朗和热情:“陈部长,要说我们青龙镇最有潜力的年轻干部,那毫无疑问,就是江澈同志!”
来了!第一刀!
江澈闭上了眼睛,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
“哦?赵镇长这么肯定?”陈部长似乎有些意外。
“那当然!”赵立新仿佛找到了宣泄口,“陈部长您是不知道,这小子,平时看着不声不响,跟个闷葫芦似的,可一到关键时刻,那脑子转得比谁都快!就说这次的‘一桥双景’,当时我们所有人都陷在拆和不拆的死胡同里,就他,轻飘飘一句话,‘为什么不能都要’,瞬间盘活了全局!这不是潜力是什么?这是天才!”
江澈在外面听得直冒冷汗。赵哥,咱俩关系是不错,但你也不用这么卖力地把我往火坑里推吧?
赵立新谈完话出来,看到江澈,还特意走过来,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挤眉弄眼道:“小子,好好表现,别给我们青龙镇丢人!”
江澈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丢人?我倒是想,可你们给我这个机会了吗?
接下来,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青龙镇的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一个接一个地被叫进去,又一个接一个地走出来。而他们口中那个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始终是“江澈”。
轮到镇长李卫国。
陈副部长合上手中的笔记本,抬头看着他:“李镇长,你也谈谈吧。你认为,在青龙镇的年轻干部梯队里,谁是那个最值得关注和培养的?”
李卫国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带着一种不加掩饰的欣赏和自豪。
“陈部长,这个问题,我想我的答案和前面几位同志应该是一致的。”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好让自己的评价更加精准,“江澈同志,他给我的感觉,和别的年轻人完全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法?”陈部长追问。
“格局。”李卫国吐出两个字,掷地有声,“别的年轻人,考虑的是怎么把手头的工作干好,怎么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而江澈,他考虑的,永远是这件事的本质,是这件事对全局的影响。他不是在完成一个任务,他是在解决一个问题。”
李卫国想起了“一桥双景”方案诞生时的那一幕,至今仍觉得心潮澎湃。
“他就像一个棋手,我们都还在纠结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他却已经看到了整盘棋的走向。他提出的方案,从不只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麻烦,而是为了给未来铺路。这种大局观,这种洞察力,说实话,我在很多工作多年的老同志身上,都未曾见过。所以,要说潜力,我认为他的潜力,不可限量。”
门外,江澈听着李镇长这番发自肺腑的“迪化”发言,心如死灰。
完了,镇长亲自下场背书,这下自己就算浑身长满了嘴,也说不清了。他已经不是被架在火上烤了,他是被直接扔进了炼丹炉,准备炼成一颗“仙丹”献上去。
李卫国之后,是书记孙大海。
作为镇里的一把手,他的评价分量最重。
陈副部长神情严肃地看着他:“孙书记,我们已经和很多同志都聊过了,大家对江澈同志的评价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我想听听你的看法,是更客观的,还是更深入的。”
孙大海沉吟片刻,没有急着回答。他缓缓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目光深邃。
“陈部长,他们说的,我都同意。但我想补充一点,也是我认为江澈同志身上最难能可贵的一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