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江澈的茫然,我刚刚说了什么?
会议室里的空气,因为“林业碳汇”这四个字,变得稀薄而古怪。
这四个字,像四个来自异域的陌生符号,孤零零地悬浮在半空中,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认识这几个汉字,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却产生了一种荒诞的、无法理解的距离感。
碳?汇?
是碳元素的汇集?还是什么黑话暗语?
几个副县长面面相觑,眼神里充满了茫然。发改、财政这些部门的一把手,自诩见多识广,此刻也都在脑子里飞快地搜索着这个词汇,结果却是一片空白。
角落里,江澈的笔尖在笔记本上划出了一道无意识的墨痕。他眼皮沉重,几乎要黏在一起。昨夜消耗的精力,此刻正化作排山倒海的困意,一波波地冲击着他最后的防线。他听到了周书记的话,但那四个字进入他的耳朵,就像石子投进深潭,连个响动都没有,就被无边的困倦吞没了。
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会议赶紧结束,他好找个地方睡死过去。
孙志国是第一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他的脸色依然紧绷,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已经开始闪烁着高速运转的思索光芒。他不是那些只懂一亩三分地的土干部,他在市里待过,知道现在沿海地区正在搞一些新奇的经济模式。
这个词,他隐约有点印象,似乎在某份省里下发的参考文件中见过,但当时只是一扫而过,并未深究。
现在,周国华把它郑重其事地摆在了县长办公会的桌面上。
孙志国没有立刻发问,他选择沉默,他要看看周国华到底能唱出怎样一出戏。他瞥了一眼角落里的江澈,那个年轻人低着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仿佛真的只是个记录员。
可孙志国不信。这出戏的剧本,一定出自那个年轻人之手。
周国华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个全新的、无人理解的概念,才能最大限度地掌握话语权和解释权。
“我知道,大家对这个词很陌生。”周国华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们林场里的树,我们青阳县的良好生态环境,当成一种可以量化、可以交易的商品来卖。”
卖空气?
这个更通俗的解释,非但没有解开众人的疑惑,反而让会议室里的气氛更加诡异了。
一位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忍不住用手指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书记,这……这怎么卖?总不能让老板们背着麻袋来我们林场里装空气吧?”一个局长没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引来旁边几人压抑的低笑。
周国华笑了,他没有生气,反而很享受这种由他来布道的掌控感。
“当然不是这么简单。”他将那份报告往前推了推,翻开了新的一页,“根据我的一些设想,和江澈同志连夜整理出的这份材料来看,我们可以把这件事,分两步走,也就是我在这份报告里提出的‘党政联动、双轨并行’的工作机制。”
江澈同志!
这四个字,像一颗精准引爆的炸弹,在会议室里炸开了锅。
虽然周国华的目光没有再看向角落,但所有人的目光,却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齐刷刷地射向了那个蜷缩在椅子里、几乎快要睡着的年轻人。
江澈一个激灵,猛地清醒了几分。他感觉到数十道灼热的视线聚焦在自己身上,茫然地抬起头,对上了满屋子或震惊、或探究、或嫉妒的复杂眼神。
怎么了?又关我什么事了?我就是个写纪要的啊!他内心疯狂呐喊。
孙志国的瞳孔,在听到“江澈同志”四个字时,骤然收缩。
果然是他!
但紧接着,当他听到“党政联动、双轨并行”这八个字时,心头又是一震。这八个字,不正是今天早上,江澈在早餐桌上对自己说的“党政一心,拧成一股绳”的升华版吗?
他当时以为江澈是在向自己示好,现在看来,那根本就是周国华即将发起的总攻的预告!
可……为什么听着又不像?
孙志国的心里,第一次产生了一丝混乱。
周国华没有理会众人的骚动,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继续回响。
“第一轨,是‘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这一块,由县委牵头,成立领导小组,我亲自担任组长。”他语气平淡,却是在宣布无可争议的主权,“主要工作,是向上,向省里、市里要政策、要支持;是定调子,确保我们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站在政治正确的高度上;是协调各方关系,为项目扫清障碍。这是战略层面的事,是为我们青阳县未来几十年的发展,画好蓝图。”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在场的都是人精,谁都听得懂。说白了,就是摘桃子的事,出彩的事,定规矩的事,都归县委,归他周书记。
孙志国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下撇了撇。
“那第二轨呢?”他开口了,声音有些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