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华的办公室里,静得能听见窗外梧桐叶被秋风吹落的沙沙声。
那只骨节分明的手,刚刚从江澈的肩上收回去,余温仿佛还停留在布料上,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重量。
江澈低着头,目光凝固在手中的那张A4纸上。
白纸,黑字,和一个用鲜红色水笔画出的圆圈。
圈里是第七个问题,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块烧红的烙铁,在他的视网膜上烙下印记。
“……最大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周国华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特别是最后那句——“我希望你,能站在我的角度去思考。”
江澈的身体僵着,血液似乎在这一刻都停止了流动。
站在你的角度?
那是什么角度?
是县委书记的角度,是青阳县一把手的角度,是一个渴望着更高平台、更大舞台的政治家的角度。
江澈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剥光了衣服的模特,被推到了一个名为“前途”的T台上,而周国华,就是那个手握设计图和剪刀的设计师。他要的,不是模特自己的想法,而是要模特完美地展示出他设计的这件“作品”,让台下的评委们——那些更高层的人,为设计师本人喝彩。
懂了。
他彻底懂了。
周国华不是要他当功臣,而是要他当“展品”。
一件活的、会说话的、能够充分证明周国华本人“慧眼识珠”、“知人善任”的,最珍贵、最完美的展品。
他江澈,就是周国华仕途履历上,那最亮眼、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破格提拔并重用青年干部江澈,创新性提出并成功实践‘林业碳汇’项目,为全省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青阳样本’”。
这个念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江澈脑中的混沌。
一瞬间的绝望之后,一种极其荒谬、却又无比清晰的逻辑链条,在他那颗只想躺平的大脑里,自动生成了。
如果我是一个“展品”……
那么,“展品”的价值,在于它被“发现”和“展示”的那一刻。
只要这次“展示”足够惊艳,就足以证明“发现者”的眼光。
“展品”本身,是不需要天天发光的。它只需要在被需要的时候,出来亮个相,然后就可以继续被妥善地保管在库房里,蒙上防尘布,享受恒温恒湿的“养老”待遇。
而且,这个“发现者”的地位越高,他就越需要维护这件“展品”的价值和光环,因为这是他眼光的证明。任何对“展品”的贬低和损害,都是在打“发现者”自己的脸。
所以……
周国华把他推到台前,不是为了让他冲锋陷阵,而是为了把他“供”起来。
只要他这次表演得好,把周国华想说的话,用一种更高级、更巧妙的方式说出来,让省里、市里都看到周国华领导下的青阳县是何等的人才济济……
那他江澈,就等于给自己找了一个全县最硬的靠山。
周国华会把他当成自己的“政绩吉祥物”,只要周书记在青阳县一天,就没人敢轻易动他,甚至不敢随便给他派活,因为他是书记亲自盖章认证的“灵魂人物”、“战略人才”,这种人是用来运筹帷幄的,不是用来干杂活的。
功劳,是周国华的。
黑锅,自然也轮不到他背。
他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出来扮演一下“神谕”,然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退回幕后,继续他的喝茶看报事业。
这……这他妈的……
这哪里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这分明是给他量身定做了一张通往“完美躺平”最高境界的VIP通行证啊!
想通了这一层,江澈心中那片由绝望和悲凉组成的冰海,瞬间融化,继而沸腾。
他感觉自己不是被逼上了梁山,而是被一脚踹进了桃花源。
一股狂喜,如同失控的野马,在他的胸腔里横冲直撞。他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上扬的嘴角,他想笑,想放声大笑。
他强行压抑着这股冲动,紧紧地抿着嘴,肩膀因为憋笑而微微颤抖。
他缓缓地抬起头,再次看向周国华。
那双原本写满“生无可恋”的眼睛,此刻已经褪去了所有的迷茫和抗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澈和……领悟。
那是一种下属对上级意图心领神会后的通透,一种棋子明白了棋手布局后的了然,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决绝。
周国华一直在观察着江澈的表情。
他看到了江澈从僵硬,到挣扎,再到低头沉思,最后,他看到了江澈抬起头时,眼神里那瞬间点亮的光。
周国华的心里,涌起一股巨大的满足感。
他知道,这小子,懂了。
他不仅听懂了自己话语里的意思,更领会了自己那份深藏不露的、为他前途考量的苦心。
这需要何等的悟性?何等的政治智慧?
周国华在心中暗暗赞叹。他原以为自己还需要再多费些口舌,没想到江澈已经一点就透。
此子,真乃国士无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