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一个深夜的电话,一场舆论的豪赌!
电话那头,李建军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和被人从梦中吵醒的不耐。
“喂,哪位?大半夜的。”
“李主任,是我,江澈。”
江澈的声音不高,却像一盆冰水,瞬间浇灭了李建军所有的火气和睡意。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像是在摸索着坐起来。
“江……江顾问?”李建军的声音一下子清醒了,甚至带上了一丝受宠若惊的意味,“您好您好!这么晚了,您有什么指示?”
指示?江澈心里自嘲。我唯一的指示就是想让你们都别来烦我。
“指示谈不上,李主任,是我冒昧打扰了。”江澈的语气放得很平,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这不是马上要去省里了嘛,正在整理手头的一些工作资料,准备做交接。无意中翻到点东西,觉得有点意思,不知道你们新闻部感不感兴趣。”
李建军的职业本能立刻被调动了起来。能让这位新晋的政治红人、省领导眼中的“香饽饽”,在深夜亲自打电话过来的“有意思的东西”,那能简单得了吗?
“您说您说!我们洗耳恭听!”李建“军”恨不得把耳朵贴在听筒上。
“也谈不上什么大事。”江澈的语气轻描淡写,仿佛在说今天晚饭吃了什么,“就是一份八年前的县政府工作报告附件,里面提到了一个叫‘云顶村’的地方,李主任听说过吗?”
“云顶村?”李建军在脑子里飞速搜索,一片空白。一个连他这个搞了二十年本地新闻的老油条都没听过的村子,可见其偏僻程度。
“嗯,在三县交界的大山里,现在只剩下十几户留守老人了。”江澈的声音里,恰到好处地融入了一丝感叹,“通往外面的,只有一座清朝留下来的索桥。八年前,县里就开会决定要给他们修座新桥,会议纪要都还在,只是……项目一直没落地。”
他停顿了一下,给李建军留出消化的时间,然后用一种近乎自言自语的口吻,缓缓说道:“我马上就要走了,再管这些事也不合适。就是觉得,十几户老人,一座危桥,一个被遗忘了八年的承诺……这个故事,如果就这么继续尘封在档案柜里,有点可惜了。”
可惜了。
这两个字,像一把精准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李建军脑子里所有关于“新闻价值”的锁。
他几乎能看到明日的头条标题了——《最后的守望:被遗忘在云顶的十几位老人》、《一座危桥,一个长达八年的承诺》、《即将离任的希望之星,心中最深的牵挂》!
这故事里有弱势群体,有政府承诺,有潜在的危险,还有江澈这个顶级的话题人物作为引子。这哪里是“有点意思”,这简直是一座新闻的富矿!
“江顾问,您的意思是……”李建军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他怕自己会错了意。
“我没什么意思。”江澈立刻撇清关系,这正是他要的效果,“我就是个档案的搬运工,给李主任你提供个新闻线索。你们是专业的,有没有报道价值,怎么报道,那是你们业务范畴内的事。我马上就是外人了,不便插手。”
“明白!明白!”李建军连声应道,心里对江澈的敬佩又上了一个台阶。
瞧瞧人家这水平!把刀递到你手里,教你怎么捅,末了还告诉你这事跟他没关系。这已经不是权谋了,这是艺术!
“相关的档案,应该在交通局和扶贫办都有存档。八年前的会议纪要,是关键。”江澈又“不经意”地补充了一句,像是善意的提醒。
“谢谢江顾问!太感谢您提供的线索了!”
“客气了,李主任。那不打扰你休息了。”
挂掉电话,江澈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感觉身体里紧绷的弦,松开了一丝。
他已经把火种丢出去了。接下来,就看李建军有没有胆子,敢把这把火点起来了。
而电话的另一头,李建军早已毫无睡意。他“啪”地一声按亮了床头灯,从烟盒里抖出一根烟点上,在缭绕的烟雾中,双眼放光。
赌了!
他知道这事儿烫手,涉及到好几个部门的陈年旧账,搞不好就要得罪人。但收益同样巨大。一方面是新闻本身的轰动效应,另一方面,这是卖给江澈一个天大的人情。这位爷马上就要去省委办公厅了,今天他送出去的这个人情,来日的回报不可估量。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
县电视台新闻部的王牌栏目《民生聚焦》的采编室里,李建军正对着手下最得力的记者,一个刚毕业两年、充满新闻理想的年轻姑娘林晓,面授机宜。
“……记住,我们不是去问责,是去‘了解情况’。态度要谦和,问题要客观。把两个部门的说法都录下来,原汁原味,一个字都不要剪。”李建军把一份连夜整理的采访提纲递给林晓,最后叮嘱道,“你是去寻找一个被遗忘的故事,不是去当法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