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师只是看了一眼,腿肚子就有些发软。“林……林姐,咱们……就从这上面过去?”
林晓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但一想到那十几户老人每天都要从这里经过,一股莫名的勇气涌了上来。“走!我们是记者,怕什么!”
她率先踏上索桥,小心翼翼地扶着冰冷的铁链,一步一步地挪动。脚下的木板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每一步都像踩在生死边缘。
当他们终于踏上对岸坚实的土地时,所有人都出了一身冷汗。
云顶村,与其说是一个村庄,不如说是散落在山顶的几处破败的农舍。泥土夯实的墙壁上布满裂纹,屋顶的瓦片残缺不全。整个村子安静得可怕,只有几只老母鸡在悠闲地刨食,看到生人,惊得咯咯乱叫。
在一处院坝前,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着小马扎,在阳光下择菜,动作迟缓。看到林晓一行人,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警惕和茫然。
“老乡,你们好,我们是县电视台的。”林晓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
为首的一位老人,看起来有八十多岁了,满脸皱纹,眼神浑浊。他眯着眼打量了林晓半天,才缓缓开口,带着浓重的口音:“电视台?来我们这穷山沟做啥子?”
“老人家,我们是来给你们报个喜讯的。”林晓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清晰而有力,“县里的周书记今天早上亲自下了命令,要马上给咱们云顶村修一座新桥!施工队很快就要上来了!”
院坝里,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择菜的声音停了,聊天的声音没了,连风似乎都静止了。
那几个老人,全都保持着原来的姿势,一动不动,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他们的脸上,是全然的、彻底的茫然和不信。
过了足足半分钟,那位最年长的老人,才颤巍巍地放下手里的菜叶,浑浊的眼睛里,慢慢渗出了一点光。“女……女娃子,你莫要哄我们这些老骨头哦。这话,我们听了不止一回了……”
“这次是真的!”林晓急了,她从包里拿出工作证,举到老人面前,“您看,这是我的证件!周书记今天早上发了好大的火,把交通局和扶贫办的领导都骂了一顿,下了死命令,说抢在下雨前,必须把桥修好!”
看着那红色的证件,听着“周书记发火”这些具体的细节,老人们脸上的茫然,渐渐被一种难以置信的激动所取代。
一位老婆婆用手捂住了嘴,肩膀开始不受控制地耸动,压抑的呜咽声从指缝里漏了出来。
那位年长的老人,嘴唇哆嗦着,他想站起来,试了两次都没成功。最后,他伸出那双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抓住了林晓的胳膊,力气大得惊人。“真……真的?我们……我们真的能有新桥了?”
“真的!千真万确!”林晓被老人的情绪感染,眼眶也红了。
“哇——”
老婆婆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这哭声像一个信号,院坝里的其他老人,无论男女,都跟着哭了起来。他们有的用袖子擦眼泪,有的捶着自己的胸口,有的仰着头,任由泪水肆意流淌。那不是悲伤的哭,而是一种压抑了太久太久的委屈、期盼和绝望,在瞬间得到释放后,最原始的情感宣泄。
摄像师默默地举起摄像机,记录下这令人心碎又动容的一幕。
哭了许久,老人们的情绪才渐渐平复。那位年长的村长,擦干了眼泪,他拉着林晓的手,郑重地问:“女娃子,你告诉我们,我们该谢谢谁?是周书记吗?”
林晓想起了李建军的叮嘱,也想起了自己打听到的那些只言片语。她摇了摇头,轻声说:“周书记是拍板的人,当然要谢。但我们听说,能让书记知道这件事,是因为县委办有位年轻的干部,他马上就要调到省城去了,临走前,还在惦记着咱们村里的这座桥,惦记着大家伙儿。”
“一个要走的年轻干部?”村长愣住了,“他叫啥子名字?我们没见过他啊。”
“他姓江。”林晓只说了这一个字。
村长默默地念叨着这个姓氏,院坝里的其他人也跟着小声念叨。
“江……江干部……”
夜幕降临,山里的气温骤降。在村长家昏暗的煤油灯下,云顶村所有还走得动的老人,都聚集在了这里。
白天的激动过后,他们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我们……我们拿什么去谢谢人家啊?”一个老人打破了沉默,“我们这穷山沟,要钱没钱,要东西没东西……”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他们能拿出的,只有地里种的红薯和土豆。
村长坐在主位上,一直没说话。他手里摩挲着一杆用了几十年的旱烟枪,烟锅里没有烟叶,他只是反复地摩挲着。
过了很久,他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把旱烟枪在桌上重重一顿。
“钱财,我们没有。但是,我们有心。”他的声音沙哑而坚定,“我听我爷爷说过,以前的老百姓,要是遇上了真正为民做主的好官,就会凑钱,给他做一把‘万民伞’。”
“万民伞?”年轻一点的人,已经不知道这是什么了。
“对。”村长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庄严的光芒,“用最好的竹子做骨,用各家各户能找出的、最好的红布拼成伞面。伞面上,要写上我们全村人的名字。送伞,就是告诉当官的,我们这些老百姓,愿意在他头顶,为他撑起一片天,给他遮风挡雨。”
他环视着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那位江干部,为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老骨头,办了这么大的事。我们没法给他遮风挡雨,但我们可以把这份心意,送到他手上。让他知道,我们云顶村的人,记着他的好!”
昏黄的灯光下,所有人都被村长的话点燃了。
“对!做万民伞!”
“我家还有我闺女出嫁时剩下的一块红布头!”
“我家有!我柜子底下压着一块,一直没舍得用!”
“做伞骨的竹子,我去砍!我们后山那片紫竹林,最是坚韧!”
十几户被世界遗忘的老人,在这一刻,仿佛重新找回了生命的尊严与力量。他们翻箱倒柜,将自己压在箱底、最为珍视的一点点红色布料,全都拿了出来,汇集在桌上。
那是一堆颜色深浅不一、材质各不相同的布块,有的甚至已经褪色发白。但在此刻,它们是这个村庄,所能献出的,最贵重的礼物。
喜欢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