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春和市里一众相关领导都到了,站在院子的一角,小声交谈着,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期待。三大家族的代表也破天荒地齐聚一堂,站在另一边,看着这阵仗,神情各异。
江澈被一位化妆师按在椅子上,正在脸上扑着粉。他面无表情,眼神空洞,任由那冰凉的粉扑在自己脸上拍来拍去,感觉自己像一具准备被送去展览的尸体。
“江指挥,您皮肤底子真好,稍微定定妆就行了。”化妆师由衷地赞叹。
江澈扯了扯嘴角,没说话。
不远处,一位穿着米色风衣、气质干练优雅的女记者,正拿着一份资料,和赵立春说着什么。她就是这次专题报道的负责人,央视知名栏目的当家花旦,林微。
“赵市长,关于江指挥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了。”林微的眉头微微蹙起,“除了履历,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他个人事迹的详细报道。这很不寻常。”
赵立春闻言,脸上露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林记者,这正是江澈同志最可贵的地方。”他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充满了欣赏,“他是个真正做实事的人,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以前在县里,他就屡立奇功,但每次都把功劳让给同事,把光环推给领导。这次也一样,要不是我硬压着,他昨天就想让规划局长来替他接受采访了。”
林微听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好奇。
她采访过无数官员,有夸夸其谈的,有谨小慎微的,也有野心勃勃的。但像这样,能力超群却又刻意低调到近乎“隐形”的,还是第一次见。
她不由得将目光投向那个正在被化妆的年轻人。他安静地坐在那里,侧脸的线条干净利落,神情淡然,仿佛周遭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他身上有一种与这个名利场格格不入的疏离感,像一位隐居在闹市里的学者。
林微的心中,对这次采访的期待,又多了几分。
“好了。”化妆师收起工具。
江澈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他今天穿的,还是一身最普通的深色休闲装,只是比平时更干净平整一些。
“江指挥,准备好了吗?”林微微笑着走上前来,主动伸出手。
“林记者,你好。”江澈握了握她的手,指尖微凉,一触即分。
采访正式开始。
江澈坐在了老槐树下的椅子上,对面是林微。摄像机的红色指示灯亮起,像一只冰冷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江指挥,您好。我们都知道,云州的老城改造项目,在全国都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很多人都好奇,是什么样的理念,让这个曾经被视为‘最难啃的骨头’的项目,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焕发了新生?”林微的问题开门见山,直指核心。
来了。
江澈内心叹了口气。
他抬起头,目光没有看镜头,而是望向了院子外,那些修葺一新的、飞翘的屋檐。
“其实,我们什么都没做。”
他的第一句话,就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林微也是一怔,但她职业素养极高,立刻追问:“什么都没做?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
“我的意思是,我们没有去‘创造’什么,我们只是一个‘唤醒者’。”江澈的声音平静而舒缓,像秋日午后的阳光,带着一种让人安宁的力量,“这座老城,它本身就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在每一块青石板的纹路里,在每一座老宅的梁柱上,在每一位老街坊的记忆中。它只是……睡着了。”
“过去,我们总想着推倒重来,用新的建筑,去取代旧的记忆。那不是更新,那是抹杀。而我们这次做的,只是像一位医生,用‘针灸’的方式,轻轻地,去疏通它堵塞的经络,让它重新呼吸,自己醒过来。”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所以,您问我理念是什么。我想,这个理念,可能就两个字:‘倾听’。倾听历史的回响,倾听建筑的呼吸,倾听居民的心声。当您真正听懂了,您就知道该怎么做了。答案,其实一直都在那里。”
一番话说完,全场寂静。
摄影师忘了推近镜头,场记忘了看时间。
赵立春站在远处,看着屏幕监视器里江澈的侧脸,眼神里翻涌着惊涛骇浪。他原以为江澈会按照惯例,感谢领导,感谢同仁。可他万万没想到,江澈竟然将整个项目的成功,拔高到了这样一个充满哲学思辨和人文关怀的境界。
这哪里是在汇报工作,这分明是在作一首关于城市与生命的诗!
林微,这位见惯了大场面的央视名记,此刻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她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提问,是如此的浅薄。
她原本准备了一连串关于资金、规划、管理模式的问题,但现在,她觉得问出那些,都是对眼前这份诗意的亵渎。
“江指挥……”许久,林微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她的语气里,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敬意,“您刚才的话,让我非常受触动。我想,这可能就是‘云州模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一种对历史和人的,最大限度的尊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