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针对魏将的雷霆风暴,已在暗夜中酝酿。
中秋月圆之夜,建业皇宫与豫章太守府,同时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美其名曰
“答谢魏军将士辛劳”。
王凌、文钦等魏军主要将领,自恃兵威,不疑有诈,欣然赴宴。
大殿之上,觥筹交错,丝竹盈耳,吴地佳肴、山珍海味,杜康美酒流水般呈上。
百余歌姬、舞女搔首弄姿,吹拉唱弹,好不热闹!
魏将王凌等人开怀畅饮,放浪形骸,早已失了警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少年天子孙亮端坐主位,眼中寒光一闪,霍然起身,高举手中玉杯,朗声道:
“诸君,请满饮此杯,以庆佳节!” 话音未落,只听“哐当”一声脆响,玉杯被他狠狠摔落于地!
“杀——!”
信号一出,殿内屏风后、帷帐间、侧门内,数百名早已埋伏多时的吴宫精锐甲士,如潮水般蜂拥而出!
刀光剑影,瞬间笼罩了整个大殿!
王凌等人醉眼朦胧,猝不及防,惊骇欲绝。甲士们手起刀落,毫不留情!顷刻间,殿内魏将连同其亲卫,血溅华堂,尽数伏诛!
豫章城那边,亦是同步发动,大将文钦于席间被乱刀砍杀。
其子文鸯,年方弱冠,却有万夫不当之勇,悲愤之下,夺刀在手,浴血死战,竟凭着一身悍勇,生生杀透重围,冲出豫章城,匹马单枪,投奔西线姜维大营而去。
建业、豫章城中群龙无首的魏军,突遭剧变,又陷入吴军预设的埋伏圈中,稍作零星抵抗,便在“降者免死”的呼喝声中,纷纷弃械归降。
孙亮雷厉风行,次日便以“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之罪,下诏罢黜孙峻一切官职,将其打入天牢,永不叙用。
尘埃落定,孙亮独立宫阙,凭栏远眺长江江面,微风徐来,百波荡漾。
月光下的建业城,虽经短暂胜利,却难掩疮痍。
他抚摸着冰冷的栏杆,长叹一声,对心腹重臣道:
“今东吴,譬如风中残烛,摇曳欲熄。此番诛杀王凌、文钦等将,已与曹魏结下血海深仇。
以我江东残破之力,如何抵挡西蜀雄师与曹魏报复?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为免江东生灵再遭涂炭,保全宗庙血脉,唯有……唯有归降蜀汉一途。
朕尚可指望封侯,不失富贵。况且,朕之姑母孙尚香,在蜀中贵为太后,念及骨肉之情,蜀汉君臣必能善待于我。”
言罢,孙亮决意已定。遂命人火速修书送往豫章、武昌等地守将。
同时遣重臣为使者,携带传国玉玺、吴主印绶、钱粮簿册、江东十四郡舆图等象征国家主权之物,日夜兼程,奔赴姜维大营请降。
南线,姜维大营。
当东吴使者风尘仆仆赶到,呈上降表与国器,姜维览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巨大的喜悦如洪流般冲击着他的胸膛。
他仰天大笑:“天佑大汉!此乃陛下洪福,丞相妙算之功也!”
他即刻厚待来使,同时以八百里加急遣使分别飞报丞相诸葛亮、右尚书令费祎及天子刘禅。
消息传至武昌,守将陆抗(陆逊之子)如遭雷击。他捧着孙亮的诏书,双手颤抖,虎目含泪,面向建业方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悲声泣道:
“先父呕心沥血,先帝(孙权)筚路蓝缕,创下江东五十余年基业……竟……竟葬送于我辈之手!陆抗无能,愧对先人,更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言毕,这位以忠勇刚烈着称的一代名将,毅然拔剑出鞘,横颈自刎!血染征袍,壮志未酬身先死。
武昌城内其余将领、官员,见主将殉国,吴主诏令已至,大势已去,只得含泪开城归降。
尚书令费祎持节先行抵达武昌,为稳妥起见,先命沉稳干练的张嶷率数百精锐军士入城,迅速接管各处要害。
待局势稳固,蜀汉大军方才浩浩荡荡,列队进入这座江东重镇。
至此,江东扬州十四郡,尽数纳入蜀汉版图!
成都,皇宫。
捷报如同长了翅膀,飞越千山万水。
汉皇刘禅闻听潼关大捷、东吴归降、江东尽收,喜不自胜,于金殿之上抚掌大笑:
“此诚乃相父神机,将士用命之功!大汉中兴,指日可待!”
他当即下诏:封孙亮为“违命侯”,赐宅邸于巴郡,着即日启程迁往;同时严令姜维、廖化、费祎三路大军,不得懈怠,火速分兵接收江东各郡城池,安抚百姓,整饬防务。
曹魏,邺城。
大将军曹爽的府邸内,气氛却如冰窖。
潼关失陷、王凌被杀、东吴降蜀……一连串的惊天噩耗如同重锤,接踵而至,狠狠砸在曹爽心头。他呆坐案前,手中军报滑落在地,脸色惨白如纸,双目失神,仿佛瞬间被抽去了魂魄。
谋士卢钦见状,强忍心中暗喜,上前低声劝慰:
“大将军,事已至此,悔之无益。镇东将军王凌……行事确实不周,以致激反东吴,酿成巨祸。当务之急,是收拢淮南溃散兵马,重整寿春、合肥防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