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听罢,抚掌大笑,声传河畔:
“正合朕意!明日早朝,便下诏废除盐铁专卖之制,另设工商监,专司督促百工创新技艺、规范商市秩序。”
笑声渐歇,他神色忽得凝重,敛容低声道:
“朕昨日微服巡城,路过平康坊,闻坊中官妓哀歌婉转,声含悲戚。想我大汉女子,本当在家中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安享天伦,何忍使其沦落风尘,以色侍人?此事,朕心有不安。”
诸葛亮羽扇微滞,沉吟片刻,道:
“陛下仁心,臣深感钦佩。娼妓业岁税不过五万银元,于国库而言无足轻重,然其确实有伤风化、损耗仁德。
只是,长安及各州郡官妓、私妓合计数万之众,若骤然禁绝,恐致其无家可归、失业冻饿,反而引发乱象。”
“此事易耳!”
刘禅打断诸葛亮的话,语气笃定,“朕意已决:
其一,命户部从国库拨专款,为愿从良的妓子置办嫁妆,助其安家;
其二,令教坊司延请巧手妇孺,传授纺织、刺绣、制瓷之技,使其有一技傍身;
其三,诏令各州郡设立媒官,专司为从良妓子说合婚配,保其往后生活无忧。此外,朕欲新设女子学堂,若有妓子愿读书识字、习礼明义,亦许其入学,与寻常女子同等受教——”
说到此处,他忽然笑道:
“倒让朕想起当年在成都时,相夫人黄氏开办的女红作坊,彼时便助了不少孤女谋生,今时不过是效仿旧事,再扩其规模罢了。”
君臣二人相视而笑,默契尽在不言中。此时,忽闻河面上鼓声震天,循声望去,只见数艘龙舟正在河面排练。
龙舟饰以五彩鳞甲,船头雕龙首,威风凛凛;舟上健儿身着短打,腰束绸带,手持船桨,随着鼓点奋力划水,水花飞溅,龙舟如离弦之箭穿梭。刘禅见状,命起居郎陈裕近前,道:
“今岁端午盛会,当办得比往年更热闹些,让百姓同乐。除了惯例的百果宴、龙舟赛,可增设民间杂耍、灯谜大会,再赐长安百姓三日解除宵禁,许其通宵达旦欢庆佳节,莫要辜负这太平时光。”
陈裕躬身领命,正欲退下,又闻刘禅补充道:
“还有一事,你需格外留意:端午采买瓜果食材时,多从农户手中收购。朕听闻去岁关中地区梨、枣、桃等瓜果丰收,不少农户因销路不畅,果实积压家中。
借端午盛会之力,既能让百姓尝鲜,亦能助农户消化存货,解其燃眉之急。”这番体贴民情的话语,听得诸葛亮连连颔首,眼中满是赞许——陛下虽居九五之尊,却始终心系黎民,此乃大汉之福。
夕阳渐渐沉入西山,余晖将天际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御驾缓缓驶入未央宫,朱雀大街两侧,百姓早已跪迎路旁。有白发老者颤巍巍地捧着一束新麦,见御驾到来,高声呼道:
“陛下圣德!今岁关中麦田丰收,麦穗皆双歧,此乃祥瑞之兆啊!”
刘禅闻言,连忙命御马停驻,亲自走下马车,双手接过老者手中的新麦。麦穗金黄饱满,麦芒纤细,散发着淡淡的麦香。他温言问询老者农事:
“今年雨水如何?麦田可有虫害?家中口粮是否充足?”老者一一作答,言语间满是感激,围观百姓亦纷纷高呼“陛下仁厚”。
暮色中,金黄麦芒映着天子衮袍上的金线云纹,愈发显得璀璨夺目。
回到宣室殿,刘禅却不急着更衣歇息,径自走向殿中悬挂的巨幅舆地图。
地图以蚕丝为底,用朱砂、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绘制,大汉疆域尽在其上:
东抵瀛洲,西至葱岭,北达瀚海,南及交趾!
郡县、山川、河流、关隘标注得清晰详实。他指尖轻轻掠过河西走廊,那里已设的安西都护府,是大汉威慑西域的屏障;再轻点辽东新辟的乐浪郡,那里是高句丽的故地;
最终,指尖停留在南海海域标注的珊瑚礁群处。他转头对随侍在侧的诸葛亮笑道:
“丞相,朕已命水师督造楼船,待楼船建成,朕要亲自率船队南下,去看看交州进贡的珊瑚,究竟是何等晶莹剔透、色彩斑斓。”
诸葛亮闻言,躬身笑道:
“陛下有此雅兴,臣当全力辅佐。待水师成军,定能护陛下安然远航。”
宫灯初上,殿内烛火摇曳,光影交错。尚书台官员送来待批的奏章,堆叠在御案之上。最上方一卷奏章,封面题着《革除陋习疏》,落款是“臣诸葛亮”,墨迹犹新,显然是丞相今日刚拟就。
刘禅展开奏章,细细阅览,只见其中
“婚嫁从简,禁奢靡之风”
“殡葬从俭,革厚葬之俗”
“禁民间借放高利贷,赌博酗酒”等条款,皆切中时弊,利于民风教化。
他提起朱批御笔,在奏章末尾郑重写下一个“可”字,鲜红的字迹在烛火下格外醒目,恰似破晓时分的晓霞,映照在未央宫层层叠叠的重檐之上,透着蓬勃的生机。
此时,宣室殿外,渭水河畔的龙舟鼓点仍隐隐传来,时而急促,时而舒缓,似在为即将到来的端午盛会预热。
谁也未曾料到,这场始于废除盐铁专卖的变革,将会如春风化雨般,席卷大汉的每一寸土地,掀起一场涤荡旧俗、弘扬新风的浪潮。
而那渭水之上的龙舟鼓点,早已悄然敲响了大汉盛世华章的前奏,预示着一个更加繁荣、开明、富庶的时代,即将来临。
正是:
九霄龙吟动未央,金銮殿上议新政。
九域新风拂旧裳,黎民田间庆丰收。
欲知圣主调鼎事,且看渭水赛舟忙。
更待楼船下南海,万里江山尽荣光。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